【科普小博士】
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频发,“三伏天”还没到,世界各地就纷纷进入“烧烤模式”。比如,极端高温天气引发葡萄牙山林大火,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州气温屡破纪录,罗马尼亚迎来持续高温,东半部地区于7月1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在我国,受暖脊影响,华北、黄淮等地也迎来了持续性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7月2日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
你知道吗?其实,高温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表声明称,地球正在经历极端炎热的一年。欧洲、中东、北非和美国的部分地区今年将面临异常高温天气。在观测历史上最热的2016年后,专家预计今年也将持续或多发热浪及大雨等极端天气,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浓度和海水表面温度的上升加剧了全球变暖。
人体到底能耐受多高的温度呢?研究表明,一般人群在静止状态体温调节极限温度为31℃(相对湿度85%)、38℃(相对湿度50%)和40℃(相对湿度30%),如超出极限温度,人体机能受损,将出现病症——中暑或一些并发症。不过不同人群耐高温的极限也不同。对于儿童、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由于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或不健全,或功能减退,耐热极限也相应下降。所以,在高温天气里,这些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为何在夏季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比天气预报的温度更高呢?这主要是因为人体主观感受到的温度即体感温度往往与气象预报中的温度存在差异。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这个温度计处于相对通风的环境下,距地面有1.5米。而我们感受到的温度会受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实际环境的温度存在一些出入。在相同温度下,湿度越高,人的体感温度就越高。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体感温度的算法,当实际气温为30℃,相对湿度达70%时,体感温度则会达到35℃;而气温为32.2℃时,当相对湿度达70%时,体感温度竟高达40.6℃。因此,当高温高湿时,人的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温度高很多,人体会有闷热感。
遇到高温天气,我们需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比如饮食以清淡为主,保证充足睡眠,尽量避免中午前后出门,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毕竟高温这种气象灾害现在较常见,太热的时候,想一想中国那句老话,“心静自然凉”。
(作者:何孟洁 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