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

    为“绿色评论”鼓与呼

    ——从文学评论集《灵魂的相遇》说开去

    作者:傅书华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7日 12版)

        古代中国的文学评论,是士人重审美感悟没有理性逻辑的诗话与点评;“五四”之后,理性思想成为其重要的本体性构成,而写作者则多为现代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的40余年,文学评论与国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血肉相连;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学院批评、作协批评、媒体批评为主流的文学评论则日益多了专业深度与传播功能。但没有评论者的生命温度,用预设的理论生硬切割整体鲜活的作品,与读者理解作品需求的日渐脱离,体制性、江湖气、圈子化却也时时为人所诟病。用各种方式对传播功能的强化,亦令人常常用怀疑的眼光来打量其对作品评价的真诚与准确。近来,一种新的文学评论基于自身生命对象化实现的需要,较少地受到理论、功利、时风的束缚与“污染”,自在自由地健康生长着。借用当下生态学的一个概念,可谓之曰“绿色评论”。吴言的文学评论集《灵魂的相遇》即是其中一例。通过这部评论集,或许可以一窥“绿色评论”的风貌。

     

        吴言服务于金融业,是计算机工程师。她从事文学评论,没有职业性的需要。借用她评论王安忆文章中的一个标题,《我爱安忆》,她从事文学评论,是出于对所评论者的“爱”。而这“爱”,是出于她来自血肉生命的精神对象化实现的需求。她之所以写作长文《向五十年代致敬》是因为在阅读中,“在这个不易感动的年代,史铁生的生让人感动,他的死也让人感动”;是因为“这是来自王安忆的感动”;是因为“感受到的是铁凝的真诚”而“我忽然意识到,这些人都是20世纪50年代生人,他们身上有着其他年代人身上没有的特质”。而这一认识,又“在《你在高原》里得到了印证”,从而在“穿越这次长长的心灵之旅后,我感觉自己已然不同”。这是生命的相拥,心灵的相契,精神的对象化实现。

     

        正因此,吴言的文学评论,个体性色彩很浓,在她的评论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充满着“我”的言说,她对作品的评论,总是随着自己实际阅读的过程而展开,从而让读者在阅读中,时时感受到评论者具体、真实的存在。譬如她对《我在高原》的评论:“读完全书,当我返回头浏览这十部书的时候,总是在第八部《曙光与暮色》停下来,忍不住再次进入。第一次如此,第二次还是如此……这就是知识分子曲涴和淳于云嘉的故事。”接着,作者由这个故事而展开了对全部作品的评析。但这“我”,依然不是外在表层的,而是来自吴言“这一个”的生命深处。她所评论的对象,总是与她生命中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如对五十年代生人,如对科幻文学,如对女性文学,而在对对象的具体评论中,又总是从自身的来自血肉生命的精神需求,来理解作品并构成与作品的对话。这是真正的“我所评论的就是我”,这是真正的评论者主体的“在场”。

     

        吴言的文学评论,是倾诉式、对话式的,有着随笔化、散文化特点。这是其写作时自在自由心态的外化形态,也是建筑在吴言阅读大量作品之后所养成的对作品敏锐、深刻的审美感受基础之上的。这样的文学评论方式,远承中国古代文学评论重审美感悟的传统,近接李健吾印象批评的流脉。目下一些文学评论作者,不在大量阅读经典名作上培养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而是急于学习一种时尚的批评方法,或者接受一种时尚的观点,然后以此操刀对作品作生硬的切割。这是物的挤压技术对人文的吞噬在文学评论领域里的典型体现。在这种挤压与吞噬下,文学评论成了没有“文学”本质属性的评论,文学评论者成了不在场的缺席者与“他者”。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吴言的文学评论颇具现实意义。

     

        学术性不足,理论性较弱,是对此类文学评论的集中批评。而我要说的是,这样的文学评论,其难点是在广阔的学术视野中将所评对象给以价值定位,在于将学术性理论性内化为作者的审美感受。吴言在这方面是有着自觉的认识与追求的。譬如她是在科幻文学的大背景下来把握、评论刘慈欣的科幻文学作品的:“某种程度上,科幻文学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文化中蕴含的技术含量。科幻文学……在美国仍然枝繁叶茂,影响遍及全球。法国的科幻文学已经没落,英国则在平淡中延续着。俄罗斯(包括苏联)创造了独立于美国科幻体系外的自身的科幻体系,日本的科幻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对中国产生过影响,虽然有起落,但一直比较发达。”

     

        作为非专业性、脱离了功利性生存与物质性生存的“美的创造”的“绿色评论”,在将来有着怎样的发展,在文学评论领域又将占据着怎样的位置,现在还无法作出准确的预判。但它对中国当下文学评论甚至人文生态的积极意义,对矫治中国当下文学评论弊端的现实作用,则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要为“绿色评论”鼓与呼。

     

        (作者:傅书华,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