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6日 星期四

    把碎片复原成古陶罐

    ——随《曹雪芹的故事》寻踪

    作者:梁归智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6日 16版)
    《红楼梦》剧照 资料图片
    《曹雪芹的故事》周汝昌 著 北京出版社

        周汝昌先生撰写曹雪芹的传记,有六个不同的版本,即1964年的《曹雪芹》,1980年的《曹雪芹小传》,1992年的《曹雪芹新传》,1999年的《文采风流第一人——曹雪芹传》,2004年的《文采风流曹雪芹》和《曹雪芹画传》。这里面,有可读性也有一定学术深度的是《曹雪芹新传》,因为它是“以海内外读者(全世界各国读者)为对象”,故而“稍稍运用上一点儿推想和文学手法,使内容变得生动一些。细节可以是想象,基本事情是真实的”。

     

        周老仙逝已经六年了,如今,北京出版社委托周伦玲女士把《曹雪芹新传》再略加整理,并恢复了原稿所有而1992年版曾经删略的某些内容字句,易名为《曹雪芹的故事》,作为“大家小书”之一种重新推出。这套丛书中原已有周老的《红楼小讲》,多年来畅销长销,如今又有了一个“搭档”,“红学”与“曹学”也可以“成双配对”,共同弘扬红楼文化了。

     

        写曹雪芹的传记,非常难,因为“历史给我们准备并遗留下来的可靠的文献资料太少太少了”。周老因而感慨:考古学家掘得几枚陶片,运用他们专门的学识与技艺,竟能“恢复”成一个完整的“古陶罐”,实在神奇!而我呢,所有的也只是几枚“曹雪芹的碎片”,却要把它恢复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陶罐”——你看这难不难?

     

        很难,但周老完成得很好,因为周老抓住了核心,他“恢复”的是曹雪芹的灵魂和精神境界。

     

        “自序”之外,《曹雪芹的故事》共38章。从“奇特的家世”到“抄家的惨剧”,讲述曹雪芹生活的时代、家庭背景和幼年经历;从“蒜市口小院”到“虎门晨夕”,讲述曹雪芹的个人成长遭遇;从“诗的国度”到“传后余音”,讲述曹雪芹撰写《红楼梦》的前因后果。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以曹家、李煦家等家人亲友的遭遇为素材的,“自叙传”的说法在这个意义上并没有讲错。时代的巨变造成了家族的兴亡,家族的遭遇刺激了作者的创作欲望,提供了作品的写作原料,因果其实简单清晰。

     

        我们摘录书中一些关键句来画龙点睛。

     

        曹寅的文学事业与他爱才如命的性情风尚,多对曹雪芹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与作用。没有曹寅,也就没有曹雪芹与《红楼梦》产生之可能。——第一章

     

        我们如果不能了解清初满汉的学风、文风,知识分子的文化水平之高,社会风气之重,那么我们必然会被“通俗文学——小说”这个一般观念所误,而无法真正认识《红楼梦》的价值所在,自然更不能明白它的作者曹雪芹是何等之人,就会拿一般的眼光去看待这部伟大作品与伟大作家。——第四章

     

        曹雪芹是那个时代新思想的先驱者,也可称为是一个启蒙思想家。他的降生是在一个盛世与末世的交道口,新旧交替的历史咽喉点上。——第七章

     

        小雪芹的天性不守正规,求知欲强,感情丰富敏锐,极需要的不是那种应考的假东西,而是真正透发才华、抒写灵性的中国古代的诗文词赋,以及被士大夫轻贱的民间通俗文学:小说、剧本、弹唱曲词等在中下层社会流行的文学形态,当时也叫“闲书”。——第十五章

     

        诗人是什么?自然回答可以是“作诗的人”,但也有不作诗的诗人——这指的是那个人的天资、气质、秉性、感情的事,是人的一种类型。世俗社会,不理解诗人的一切,而总是把他看成是一种“痴子”,一种“怪物”。雪芹也终于得到了这个称号。——第二十一章

     

        雪芹的实际启蒙老师应是李卓吾。李公就是被人唾骂为持异端邪说的人,也是“正邪两赋”的人。金圣叹、汤显祖、冯梦龙、顺治皇帝、纳兰性德,也正是这种“正邪两赋”的人物,是理解曹雪芹的重要佐助。——第二十二章

     

        曹雪芹不只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篇什的散亡,和《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遗稿的迷失或毁坏,同为我们文学史上的极其巨大的损失和恨事。

     

        曹雪芹的《红楼梦》小说,艺术上有许多特点特色,其一就是抒情成分很多,诗境诗情都很浓重,艺术手法也有很多和写诗(古典抒情诗)类似的地方。这和他本人是诗人这一事实有密切关系。

     

        ——第二十七章

     

        要想了解曹雪芹,实际上几乎是必须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同义语。这本小书,只能是提端引绪,开荒筑路,暂时弥补一下空白。中国的文学艺术在为人写照的时候,讲究的并不满足于形似,而更注重传神。——第三十七章

     

        上面摘录的内容,是《曹雪芹的故事》所要传达的“思想境界”,其实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叙述表现的。笔者写书评,不能进行这些细节展示。比如曹雪芹在十几岁的幼年时,因为思想逆反而被家长“单室圈禁”,锁在一间空房里,而“思索着天地人生的大道理,寻觅着人世的不平之极源,抒发他胸中的郁结,施展他笔下的才华——要写一大群人,这些人是天地间可宝贵的人物人才。他给他们取了一个新名目:正邪两赋而来之人”。

     

        比如脂砚斋,这位在《红楼梦》手稿《石头记》上“研血为墨”写批语的人,在周老的笔下,是一位女性,而且就是小说中名为“史湘云”的那个“脂粉香娃”之生活原型,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孙女,而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夫人就是她的祖姑,也就是说,这位李家的少女是曹雪芹的表妹。曹雪芹所写《红楼梦》原本佚稿,正是以曹雪芹自己和家族亲友们为“模特儿”,所以贾宝玉一生经历了与三位少女的悲欢离合:林黛玉先逝,薛宝钗后亡,最后与史湘云在贫困不幸的境遇中终得重会。

     

        笔者在《红楼梦探佚》等学术著作中,从小说文本分析、文艺理论分析、文化传统分析等多个侧面和角度,对周老提出的“史湘云才是《红楼梦》最重要的女主角”这一核心观点进行了充分论证,得到了红迷们的一致认同。而作为“生活原型”的研究,周老这本《曹雪芹的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活泼生动地娓娓道来,读起来自然更是吸引力满满。

     

        总之,《曹雪芹的故事》是一本思想深刻的书,又是一本趣味盎然的书,其所写到的具体情节、细节也许有不少艺术想象的成分,但对于我们认识曹雪芹之所以为曹雪芹,为什么他会写出《红楼梦》这部旷古奇书来,从根本的道理上,是直捣垓下的,是耐人寻味的,是其他写曹雪芹传记的人所难以取代和超越的。某些具体的学术观点,周老这本书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但周老把“碎片”复原成“古陶罐”的技术、才情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以天工之巧而予以复原了的精致美丽的“古陶罐”,“形似”或不能丝丝入扣,“神似”——它的文化艺术内涵之光辉神采,却不会比历史上真实有过的那个“陶罐”逊色。

     

        (作者:梁归智,系中国红楼梦协会理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