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6日 星期四

    小暑温暾 心静则凉

    作者:阎岩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6日 06版)

        【新闻随笔】  

     

        20年来,笔者常常做一个关于因高考迟到而名落孙山的噩梦,每每醒来,一身冷汗。这大约与20年前的高考有关。

     

        那时,高考正值小暑节气。暑热难耐中,我们举行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隆重仪式。由于高度紧张,居然将准考证落在家里。经过数道关卡,当笔者满头大汗跑进考场时,一时间竟茫然无措,不知如何答题。这时,一位监考的女老师过来,没有一丝责怪和盘问,耐心地用温水毛巾为笔者敷额拭汗,又用清凉油涂抹太阳穴,让笔者双手手心朝上放置膝盖,闭目做3分钟深呼吸。按她的指导,笔者完成了“静心”的过程,也如愿以偿金榜题名。

     

        多年以后,笔者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位老师,原来她曾是一位校医,兼任生物课教师。回忆那一幕时,她平淡地说了一句,心静自然凉,就算落榜了,也并不意味着就失败了。

     

        2003年,国家调整了高考时间,一茬茬考生“避暑”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次重要跨越。别以为这是一次小的调整,它不仅为考生创造了一个清凉的考试环境,更重要的是保护了他们考前竞技应试的心态和心境,让考生及家长本来燥热的心情得到调适。

     

        “暑,热也。”《说文》如是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又注小暑:“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就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来说,两者好像一对同胞姐妹,小暑唱罢大暑登场,小暑温暾大暑酷热。如果说大暑是热的极致,那么小暑则是大暑的预热。反倒是这种温暾,让人闷在一个难以出脱、难见极致的阶段。倘能忍受小暑的煎熬,大暑的极限就能突破。

     

        在笔者生活的西北地区,暑热程度虽不及南方地区,但避暑消暑的措施必不可少。记得小时候,陪着父亲兄长在小暑前后收割小麦,顶着烈日挥汗如雨,一刻也不敢停歇,生怕这“六月的天像小娃儿的脸说变就变”。而母亲预防我们中暑的绝招,就是盛一碗浆水,烧一锅灰豆汤。每到我们兄弟姊妹们怕热偷懒的时候,父亲就会鼓励我们说,坚持到大暑就好了。因为大暑就可在家纳凉避暑吃白面馍、白面条了。父亲也会经常教育我们,土地是宝,不对土地好一点,它就不会对我们好。

     

        的确,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周国平曾写道:“人,栖居在大地上,来自泥土,也归于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恒家园。”现在想来,离开土地太久了,我们的心静不下来。我们躲得了节气中的小暑大暑,譬如旅游避暑胜地、空调等能让身体得到暂时的凉快,但却祛除不了心中的暑热。

     

        《黄帝内经》教我们小暑“除烦热”,不是简单的养生,“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须在“天地气交”“春夏养阳”之间完成。康熙皇帝的《庭训格言》中说:“盛暑不开窗、不纳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可见,心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习惯,这需要长久的精神修为才能习得。

     

        小暑不是节日,却在中华优秀文化的长河里,有着比节日更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古代文人以诗言志,或咏叹,或纪念,或寄情。无论是独孤及的“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还是张说的“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这些诗文都不是教我们消极避暑,他们跟笔者的那位监考老师一样,教给我们人生的智慧。

     

        小暑温暾,心静则凉。唯有内心宁静,才能避开身外的“暑热”。

     

        (作者:阎岩,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