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关系考生的录取、职业规划与今后的人生发展。在此过程中,家长、学生、甚至老师的想法可能不完全相同,如何权衡取舍,找到最佳方案?日前,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潘霜柏,请他为填报志愿的学生及家长支招。
记者:填报志愿是考生及其家庭的大事,有哪些方面应该注意?
潘霜柏:考生在做选择之前,应该对自己的实力、职业取向、人生规划等情况进行客观评估,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出发,以分数做支撑,同时兼顾学校和专业。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家长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很多家长容易把自己的想法与选择强加给学生,忽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我成长需要,学生就学后容易失去学习动力,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对于高校而言,任何专业的设置都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相关,专业从本质上讲并无好坏之分。如果担心分数达不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先选择进入一所知名大学,再通过校内转专业的方式,二次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若担心将来专业的前景不佳,可以通过辅修双学位等方式,将自己打造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加就业竞争力。以川大为例,学生进校一年后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接收学院进行考察和相关测试,合格即可进行专业调整。
记者:川大今年在招生、专业设置等方面与以往有何不同?
潘霜柏:我们今年在全国招生总计划9200人,招生专业在去年的基础上仅做了微调,今年新增了国际政治专业。学校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的学生约占全体本科生的32%,获得学校学年奖学金的学生约占45%。
我们尤其重视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学校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214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
记者:结合今年学校的录取规则,在填报志愿上您还有哪些建议?
潘霜柏:考生志愿填报一所高校,最关键的是要读懂其招生章程。考生需要注意学校的提档比例,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不同专业志愿的分数级差,加降分政策执行依据,外语语种、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等等。就四川大学而言,提档比例原则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平行志愿的省份提档比例控制在105%以内;第一、二志愿之间分数级差为3分,其余专业志愿级差为1分;口腔医学类专业由于学习、就业的特殊性,建议习惯左手做事的考生不报考。
(本报记者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