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2日 星期四

    时代需要更多摆渡人

    作者:刘芳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2日 02版)

        【光明论坛】

        做好服务群众的“摆渡人”,就是和群众同一条船、同一条心,以群众的忧乐为自己的忧乐,以群众的成功为自己的最大荣耀,永远做一个坚毅、本分、无私的“摆渡人”。

        近日,光明日报连续报道了浙大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的先进事迹,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作为世界一流的眼科专家,姚玉峰勇攀科技高峰的坚韧令人敬佩。而在成功之后,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眼科的“独门绝技”授之于人,不收一分钱课时费的举动,更是令人感动。

     

        独特的“姚氏镊”帮助姚玉峰攻克了世界级难题,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然而,姚玉峰并没有独享技术以“奇货可居”,而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义务地传授给数千名医生。对于自己的举动,姚玉峰有一个善意的逻辑和形象的比方:在他的成长路上,有许多“摆渡人”,他也该做别人的“摆渡人”。

     

        何谓“摆渡人”?过去在河流渡口,常常有摆渡的船只,一名摆渡的船夫摇着橹把一船又一船的行人送往对岸。行人各自走向希望的前程,摆渡人却坚守在渡口,送走一拨又一拨的来客。

     

        姚玉峰是一位技术高超的“摆渡人”,是“金针度人”的“摆渡人”。这首先是一种医者仁心,在救死扶伤和保障健康方面,将更高级的技术让渡出来,与他人共享。这也是一种伟大的无私,正如当年居里夫人千辛万苦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最后又放弃镭的专利一样。这更是一种知恩图报,任何人的成功都不可能不借助外力,饮水思源,将“摆渡人”的事业传续下去,就是对自己的“摆渡人”的最好报答。

     

        当好“摆渡人”并不容易,需要甘于寂寞的坚守精神。姚玉峰放弃了去各地走穴捞钱的机会,放弃国外更好的条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这种坚守的精神是“摆渡人”的必备条件。那些毫无根底、见异思迁的人,那些随风摇摆、见风使舵的人,注定做不好“摆渡人”。当好“摆渡人”需要有坦荡自信的人生境界。姚玉峰并不担心自己的技术被很多人知晓以后,会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他的坦荡来自于让更多的人重获光明的仁心,他的自信来自于通过教学相长,日益精进的钻研之心。

     

        “尚志”“弘毅”,先人后己、先义后利,姚玉峰身上带有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深深烙印。人们对姚玉峰的推崇,彰显了职业理想和奉献精神的时代感召力。

     

        为师者和为政者尤其需要学习姚玉峰的“摆渡人”精神。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就要毫无保留,将自己的精力奉献给群众,就要甘为人梯。特别是在扶贫攻坚的过程当中,广大领导干部要化身“摆渡人”,把更多的知识、资金、政策送到百姓手里,打赢脱贫攻坚战,自己要永葆“摆渡人”的初心和本色,心无旁骛,安守责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好服务群众的“摆渡人”,就是和群众同一条船、同一条心,以群众的忧乐为自己的忧乐,以群众的成功为自己的最大荣耀,永远做一个坚毅、本分、无私的“摆渡人”。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