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8日 星期日

    城市的精魂

    作者:王一川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8日 09版)
    站立的汉字 刘永刚
    凌寒 刘立宇
    文明的卵石 乔迁
    不想长大的种子 方二、孟瑾
    日出 全荣一

        【探索星空】

     

        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生活意义重大。城市是人们在其生活过程中的杰出创造物,饱含人类共同生活的历史传承、现实筹划和未来想象等丰富内涵,本身就富于特殊的文化意蕴,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度凝聚形式。

     

        文化研究者迈克·费瑟斯通认为:“城市总是有自己的文化,它们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产品、人文景观、建筑及独特的生活方式。城市中的那些空间构形、建筑物的布局设计,本身就是具体文化符号的表现。”可以说,不仅城市本身在保存、唤醒和开拓人类的文化精神及其特征方面具有突出的象征符号功能,而且城市公共艺术更可以通过物质材料、符号表意形式和创作手段,传达城市生活方式中凝聚的价值及其作用。在城市中“群居相切磋”的居民们,更是高度渴望群体生活的公共性,强烈要求相互表达和交流共同生活中产生的情感、思想和幻想,于是,城市公共艺术成了这种相互表达和交流的合适且有效的途径之一。

     

        我的想法是,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生活应当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城市公共艺术应当是城市的历史传统的记忆库。城市文化研究的开拓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既是人类解决共同生活问题的一种物质手段;同时,城市又是记述人类这种共同生活方式和这种有利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一致性的一种象征符号。所以,如同人类所创造的语言本身一样,城市也是人类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对城市的这种文化特征乃至艺术特征,他后来又有更简洁的说法:“大城市是人类至今创造的最好的记忆器官。”这观点来自他对爱默生有关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这一论断的改造。城市公共艺术可以记录、集中和强化城市生活经历的历史风云,铭刻市民的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成为城市文化宝库中美妙动人的结晶。

     

        第二,城市公共艺术应当是城市现实生活的敏锐传感器。城市居民每天都在创造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或悲欢离合,他们对公共艺术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及时、有效地传递自己的呼吸、体感、姿态、情感律动以及灵魂的呼唤。城市生活中的矛盾、痛苦、欢乐以及思考,都可以通过城市公共艺术集中起来加以传递,激发共同感,产生高度的公共体验。

     

        第三,城市公共艺术还应当是城市未来意象的幻想园。艺术家们把自己对城市生活的未来意象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创造和表达出来,可以为市民们自由畅想和坦诚交流未来城市生活幻想,提供理想的公共符号和共同话语,为他们想象和开拓未来城市生活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总之,公共艺术堪称城市的精魂之所在或魂魄之所系。而公共艺术对城市生活的作用也是一时半刻说不尽道不完的。

     

        (作者:王一川 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