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5日 星期四

    中美太空合作迈出“破冰”一步

    作者:郭爽 林小春 郭一娜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5日 13版)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科研团队将中国自主设计和研制的科学实验装置送往国际空间站。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中美太空科学领域合作的“破冰”之旅。

     

        长期以来,中美在太空科学方面合作进展缓慢,更有中国科学家曾在美国宇航局访问时遭受不公平待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国会于2011年通过的“沃尔夫条款”——这一条款由美国前国会议员弗兰克·沃尔夫起草、推动,禁止美国与中国开展任何与美国航天局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甚至禁止美国航天局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沃尔夫条款”已成为“孤独的坚持”。

     

        正如美国华裔宇航员焦立中曾说过的:“我一直相信,合作,特别是以民用航天探索作为途径,是美中两国向前走的最好方式。”而邓玉林则表示:“科学探索需要国际合作,我们在做纯粹的科学研究,成果将造福全人类。”

     

        在美国航天界,与中国科研团队开展或拓展合作的意愿并不罕见。美国航天领域律师莱娜·巴查尼表示,华盛顿每年都开会讨论这个问题,她希望今年能够把这个条款废除。纳诺拉克斯公司的载荷业务负责人玛丽·墨菲明确表示:“我们希望借此能够释放合作的积极信号,最终让各方都能受益。”

     

        现在,全球航天领域正在迎来商业时代,商业模式是拓展中美航天合作的良好契机。

     

        低成本、商业化的航天模式,正让更多科学家能够有机会利用空间平台从事前沿科学研究,此次商业模式的航天领域“破冰”合作,将可为更多中国科学项目利用国际空间站开展实验提供借鉴和经验。

     

        美国空军高级系统与发展指挥部副主任杰弗里·施图茨日前说,中国自主设计的实验首次前往国际空间站,无疑代表商业模式的又一次成功。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官员迈克尔·迪基则认为,创新没有国界,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其中一部分,为全人类进行科学探索。

     

        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认可,也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合作。佛罗里达大学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专家韦恩·尼科尔森教授说,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是一个非常敬业和专业的团队,并期待与中国科学家的合作。美国佛罗里达航空局商业发展部负责人托尼·甘农赞叹说:“中国科研人员已经证明,他们是真正的科学家。科学探索是全人类的事业,我们必须打开大门,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科研院校将他们的科学实验从这里送往国际空间站。”

     

        “当年是小乒乓球带动中美外交,如今是小基因、高科技推动太空商业合作,这应该说也是个契机。”本次科研任务中方团队主要成员、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李晓琼说。

     

        (作者:郭爽 林小春 郭一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