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5日 星期四

    与千万学子分享“三本书”的感悟

    ——卢新华谈他的“三本书主义”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5日 05版)
    6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南区考点门口,家长们在心愿板上写下对考生的祝福。新华社发

        【高考试题中的光明故事】

     

        6月14日下午,在上海见到卢新华时,他刚结束忙碌的浙江行——接受采访,应邀和浙江学子谈他的“三本书”。

     

        接连一周,卢新华的电话不断响起。这位39年前因发表《伤痕》而引起轰动的作家,在高考这一特殊时节又一次走进大众视野。

     

        卢新华有关“三本书”的感悟成为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命题材料。这个高考题目是:“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2010年12月6日,卢新华写的一篇短文《论三本书主义》,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2015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他的《读三本书 走归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读书感悟”》。

     

        卢新华说,得知自己的“三本书”成为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命题材料,第一反应是惊讶。“有些意外。细想之后,也很高兴。”他说,“我很愿意将我生活写作的态度、对生活的体悟和感受,与读者分享。我挺感谢把‘三本书’作为作文题的出题人,我不认识他,我相信出题人是知音吧,他和我有同样的感悟。”

     

        在卢新华看来,这三本大书也可以称作是“书本知识”“自然与社会”“自己的心灵”。“书本知识是人的心灵对自然和社会观照的结晶,是他们的孩子。书本可以启发我们,但三本书读到最后还是一本书,那就是心灵的书。”

     

        卢新华说,从2010年生发出“三本书主义”的感悟,此后又在读书、讲学和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观点。在佛学典籍中,他也读到了类似的生命体悟:从“文字般若”,到“实相般若”,再到“心灵般若”。

     

        而关于“三本书”的领悟以高考题的方式和众多学子发生关联,在卢新华看来也是幸事一桩,他希望作为过来人,能够给青年学子起到一点引路和启发的作用。“高考过后,无论走进大学,还是走进社会,如何读好书本,读好自然与社会,处理好自己的心灵,都是有学问在里面的。”

     

        卢新华参加高考是在1977年,那一年,高考刚刚恢复。从部队退伍后到江苏南通柴油机厂做了一名油漆工,他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就毅然去报了名,最终考上了复旦大学。1978年,《文汇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独家发表了这位中文系新生的小说《伤痕》。这个24岁年轻人的作品打动了数亿中国人的心,卢新华也由此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增添了一个新名词——“伤痕文学”。

     

        近40年过去,卢新华说,这些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放下”,走归零路。归零,就是放下。“觉海无涯放为舟,悟山有顶弃作杖。”卢新华说,在书中看到前句,很喜欢,就为之续上了后句。他也曾在日记中写过:“一个聪明的人是能够最准确、最及时、最迅速地找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的人。”他说,对于大多数人生而言,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获得心灵的宁静幸福和快乐,并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智慧。

     

        卢新华还记得当年身在“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会员”等众多光环笼罩下,面对命运抛出的橄榄枝时做出的选择。原本可以轻松步入仕途的他,拒绝了当时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

     

        在《文汇报》当过记者,之后下海经商,又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美国当过书店英文部经理,办过公司,做过期货、股票,也蹬过三轮车,卖过废电缆,还当过赌场发牌员。如今的他,给自己定位为“自由撰稿人”,热爱写作,热心公益慈善。

     

        “我喜欢自由一点,从政不太适合我。”卢新华说,打从少年时代起,就曾听人宣传和推崇“一本书主义”。那意思大约是,人生只要有一本成名作,便是获得一块敲门砖,足以敲开文途或宦途的大门,躺在上面吃喝一辈子了。当年《伤痕》发表并引起轰动后,他完全有机会成为“一篇小说主义”者,连“一本书”都不用,但他没有选择那条路。

     

        回想当年,卢新华笑着说,我还是想多读几本“无字的书”。如今的卢新华已过耳顺之年,依然在中美两国之间走动,写作、演讲、做公益。他的新书《三本书主义》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觉得有时自己像是游方的和尚,往来于大洋两岸,托钵化缘,希望用文字帮助到别人。有时又像是游方的郎中,总在寻找社会和时代的病灶,并试着开出点药方。”卢新华又说,“我盼望着,有更多读者和我一起来读好人生的‘三本大书’。”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