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器官衰竭的患者来说,器官移植是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然而,由于供体短缺等因素,许多患者在苦苦等待中死亡。6月13日,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北京医院主办的“志愿捐献·生命永续——北京医院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主题活动”在京举行,千余名北京医院职工集体进行登记注册,自愿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这也是全国首家以团体名义参与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工作的医疗机构。
我国每年30万名患者需要器官移植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指出,据统计,每年我国大约有150万名器官衰竭患者,有30万名患者需要采用器官移植的方式治疗,然而,由于器官来源短缺等因素,每年仅有1万多名患者能够进行移植。
“我国是世界上等待移植患者最多的国家,粗略估计,约80%需要移植器官的患者,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死亡。”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助理赵洪涛坦言,事实上,中国社会并不缺乏愿意捐献器官的人,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到哪里去登记,也有人嫌登记手续太麻烦。他希望通过流程简化、正确引导、扩大宣传等手段,逐步壮大捐献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生命被爱心点亮。
北京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医师刘燕南表示,器官捐献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因为这项善举,让越来越多的人从中获得了生的希望。
1300名职工登记捐献器官
为科学、规范、全面地推进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北京医院党员带头,全院职工参与到器官捐献登记工作中。目前,全院共有1300余名职工完成自愿捐献登记注册。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表示,此举就是要将自愿捐赠过程中的“博爱、无私、友善”等信息传递给大家,让社会和公众都能感受到善的力量,进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充分体会社会的温暖和大爱。
同时,北京医院还向卫生计生战线的全体同道倡议,希望更多的、拥有大爱情怀的同仁们,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行列,进而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让生命在奉献中升华,共同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作贡献,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
此外,王建业说,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志愿捐献·生命永续”,这个主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反映了公民在生命的尽头,在红十字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下,将生命的挽歌升华为人间大爱;另一层意思就是我国从2015年开始,公民自愿捐献成为我们移植事业唯一合法的器官来源,我们走在阳光的路上。
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不断进步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强调,我国的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以来,中国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红十字会总会,共同启动了器官捐献的改革试点并取得显著进展。在遵循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指导原则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实际,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推动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不断进步,成功实现了从依赖司法渠道到公民自愿捐献获得移植器官的转型。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科学公正、遵循伦理、符合国情和文化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中国的器官移植和捐献事业需要政府、专业的捐献和移植队伍、新闻媒体、广大志愿者及普通公众共同参与和完善,只有这样,我国的器官移植和捐献事业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而最终获益的,也许就会是你、我、他。雷海潮提出,希望北京地区的医疗机构,以北京医院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工作为榜样,响应国家号召,体现医者大爱,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做出不懈努力。
(本报北京6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田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