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海工学院捷报频传:“GPS定位与导航”“鱼类增养殖学”等一批海洋类课程获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及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并且在中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成绩的背后是学校依托区域特色和海洋资源培育专业海洋人才的努力探索和积极作为——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淮海工学院承担起培育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专业海洋人才的重任,成为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资源整合 推出学生多元发展“组合餐”
“它通过一种低功、高效的ROV(遥控无人潜水器)进行水下地形观测,利用声呐技术对水体进行剖面的连续观测,获得剖面的地形起伏图像。”在“2016智海OI中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中,物理海洋学专业学生刘帆向评审专家介绍她们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自潜地形观测型水下机器人。该作品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展示性一等奖。
“水下机器人系列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与我们在学校受到全方位的‘知识洗礼’密不可分。”刘帆向记者介绍,学校不仅提供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平台,还提供了跨专业、跨院校、跨行业的导师库。此外,学校还是首批“全国涉海高校海洋课程联盟”成员单位,“与全国20多所涉海高校共建共享的海洋课程资源,更多层次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视野。”
成果转化 培育海洋经济发展“主力军”
鼓励师生将科技成果落实到海洋经济建设中,一直以来都是淮海工学院发展的“重头戏”。“咱们的致富路,多亏了淮海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河蟹育苗之乡”连云港赣榆区养殖户万明德说,“30年来,一有鱼虾养殖的新技术,阎斌伦教授就带领团队手把手地教给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高校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为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精尖的‘后备军’。”淮海工学院副校长舒小平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每年涉海毕业生都有1000多人,他们中一大批人都已成为连云港涉海经济战场的中坚力量。
文化熏陶 学生筑梦“心系蓝海”
“培育蓝色校园文化和海洋精神,是培育海洋人才的关键。”谈及海洋文化建设,舒小平言语中满是自豪。他说,学校将海洋文化融入学生生活,通过海洋知识竞赛、海洋文化校园科普讲座等特色活动,营造特色海洋校园文化。
“参加生命与海洋协会,让我了解了大海,并产生了研究兴趣。”海洋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大四学生吴新财告诉记者,他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志向,准备做个“海洋生物护卫者”。学校成立了生命与海洋协会、水族协会、蓝色海洋协会等涉海类学生社团,学生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加深了对海洋文化的了解。
“现在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经济重点是培育海洋人才,我们将奋力打造海洋品牌,彰显海洋特色,填平江苏‘海洋高教洼地’。”该校党委书记赵炳起说。
(作者:郑晋鸣 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