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3日 星期二

    立足小家庭 关怀大社会

    ——评《一诺的家风》

    作者:刘秀娟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3日 16版)

        【读书者说】

     

        评论家胡平曾有一个论断,大意是,现在很多长篇小说的问题,不在于题材,也不在于语言,而是不能提供价值观和世界观。

     

        读到孙卫卫的新作长篇小说《一诺的家风》,便想起胡平的观点,它确实清晰地传递了一种价值观和道德感,在当下的儿童小说中表现出一种“新质”。这种新,是“返本开新”,是它自觉避开讨巧的题材和风格,而担起关于“道德”的“笨拙”主题,探讨在当下生活中如何恪守诚信、利他、自强、坚韧等道德品格。

     

        为了给妹妹唐一言治病,唐一诺一家从乡下投奔在城里打工的爸爸,父母辛苦地工作,兄妹俩认真地上学,一家人虽然艰辛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盼望着早日凑足妹妹的手术费。支撑这份幸福的,是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亲密力量,使得这个租住在城中村的小家,充满温暖与希望,在周遭的杂乱中守住它的安稳与洁净。小说的主人公是唐一诺,经由这个男孩,小说详略得当地描写了一家人,包括留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和姑姑,让我们感到这个家庭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不但有血缘,还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一种强大的精神的根脉。

     

        就故事本身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悲剧色彩的乡下人进城的故事。爷爷因被欺骗而无缘大学;爸爸因为“户口”问题即便工作努力也无法解决“编制”问题;妈妈为了给女儿治病离开了心爱的校园,这个女儿是婆婆抱回来的弃婴,后又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好容易养大了,感情上也分不开了,亲生母亲又来相认;唐一诺有打乒乓球的天赋却没钱进特训班……但是,恰恰相反,小说并不以“悲悯的情怀”让人物滑向悲剧的深渊,而是以崇敬的态度写出了他们身上那种自救的力量。于是,所有的艰难困境都只是要去克服的“外部”困难,而不是生活的溃败和精神的困顿,他们内心的秩序从来不乱,这种力量来源于这个家庭良好的“家风”,这“家风”的背后,是中国乡土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支撑。

     

        小说立足小家庭,关怀的却是大社会。最近二三十年的人口流动,给乡村儿童带来了两种特别普遍的处境,一是留守乡村,二是随父母进城,这也是儿童文学所面临的新课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关注它、书写它。孙卫卫在自身经验和长期的观察与思考中,把握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个进城的家庭如何在“家风”的支撑下渡过难关,不但不是被动地适应新生活,而且给身边的人带来力量,这种力量并不是什么特别新异的思维方式或者创造力,而是人们都熟知、都认可却又敬而远之的道德品格。

     

        《一诺的家风》树立起的道德坐标,没有天然的道德优越感。孙卫卫的心态极其平和、公正。贫穷与富贵不是道德评判的尺度,小说没有丝毫的“仇富”心理,或者刻意将穷富对立,将城乡对立,没有在赞赏唐家的同时去贬低富裕的家庭。唐家人对农村怀着深深的眷恋,但是对大城市也满心向往,享受城市的优越和机遇。也许大多数的家庭并不能如此美好、如此坚固,但是我们不能否定这种力量的存在,甚至要有意识地呼吁这种家庭氛围的营造。家庭是一个孩子,也是每个成人,最重要的根基。

     

        《一诺的家风》是部主题明确的小说,可以说是孙卫卫对之前创作的超越,他自觉跳出《班长上台》、“熊小雄成长记”等系列生活故事的“舒适区”,向着难度更高的长篇叙事攀进,主题更加严正宏大,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更为广阔。

     

        (作者:刘秀娟 系青年评论家、中国作家网主编)

     

        《一诺的家风》 孙卫卫 著 希望出版社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