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一只好碗,打掉了!”廖俊波不幸辞世,街头百姓的感慨中,满是对失去这位好干部的惋惜和悲恸。出殡那天,庞大的送别人群、15000多个自发送来的花圈,群众的眼泪和怀念,正是对这位大山之子最好的肯定和告慰。以人民心为心,心系群众,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廖俊波深沉的为民情怀,是群众永恒的期盼,也是共产党员尤其是身肩改革发展大任、“一线作战”的基层干部们不可忘却的初心和使命。
天地间有杆秤,秤砣就是那老百姓。干部干得好不好,称不称职,都在老百姓心里称得出来。现实生活中,总有个别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了钻营关系上,苦心寻找更高级别的官员当自己的“靠山”,却不知,真正的“靠山”——人民群众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古人留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政治智慧。我们共产党的历史上也不缺少关于“鱼水情”的感人故事。就近的来说,谷文昌、杨善洲等等,哪一个与人民心心相印的人,不是永远留在了人民心中?心中有民,心中才会有责、才会有戒。与人民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让人民离美好生活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党员干部自己也因此在广阔的舞台上实现了至高的人生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明确提出了“做群众的贴心人”的要求,寄望县委书记们“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秉持这样的价值追求,就是要首先端正态度,把百姓当作自家人,把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至高标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多干实事,多造福百姓,应当成为每个干部烙在心里的信条。权为民所赋,理当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这样的权力观。
为民真情,落到实处才为真。有的党员干部口口声声称心系群众,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嘴上,多开几次会、多发几份文件强调,就误以为自己已经实践了。捧出一颗心给群众,就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扎进基层。群众“急”“想”的是什么?应对之法如何才算是落实、落细?群众对改善民生有什么呼声和想法?……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从群众中来,也只能从群众中来。尤其是改革进入深水区,留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而且决胜全面小康、打赢扶贫攻坚战留给我们的时间也已不多,党员干部们唯有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始终与人民同舟共济,才能激发起最强劲的改革动力,才能汇聚起最磅礴的发展力量。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热血洒在基层,口碑才能立在民心。廖俊波远去了,千万个廖俊波式心系群众的好干部要站起来、干起来,同心协力,奋发有为,共同谱写出经得起人民和时间检验的伟大诗篇。
(作者: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