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怎样建】
5月12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带领政商代表团前往杭州造访阿里巴巴总部,亲手将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项目MSC证书交给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据悉,这份证书将加速阿里巴巴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引入马来西亚的步伐。阿里云借此宣布将在马来西亚新建一座数据中心,部署“飞天”技术,以在线的模式为马来西亚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计算能力。
“技术是企业出海永远的底气!”阿里云副总裁喻思成表示,“它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为沿线国家带去资金、产品、基础设施等,而且通过技术输出的方式,修好‘普惠道路’,为中国企业出海铺路搭桥。”
“覆盖全球仅仅是第一步!”
阿里云最早于2014年在香港设立了数据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已覆盖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迪拜、欧洲、美国西部、美国东部、澳洲等地,在全球设立了14个地域节点,基本实现了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的覆盖。
“覆盖全球仅仅是第一步!”正在新加坡出差的阿里云海外技术总监王宇德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建数据中心是国际化1.0版本,本地化运营服务于当地客户则是国际化2.0阶段。”
阿里云于2015年9月在新加坡设立数据中心,为东南亚区域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服务。而后,阿里云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达成合作,携手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科技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合作。同时,在新加坡使用最为广泛的一卡通钱包EZ-Link用上了“飞天”技术,全局分析公共交通、支付等数据,以便优化公共交通的服务体验。
在迪拜,阿里云于2015年与Meraas集团达成合作,在迪拜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双方创立的合资公司为迪拜的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电力、经济服务和城市规划等六大支柱领域提供服务,成为首家在中东设立数据中心的国际云服务商。
自主研发“飞天”技术助力国际化
“阿里云之所以能参与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快速拓展全球市场,关键在于我们拥有自主研发的‘飞天’技术。”王宇德介绍说,“飞天”将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提供计算能力。
2009年2月,“飞天”在北京写下第一行代码。8年的发展,“飞天”早已不局限于服务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业务,而是成长为中国自主研发、服务全球的一个操作系统。2016年,“飞天”系统获得了世界互联网组委会的认可。
“你既不是来卖货的,也不是来买我们产品的,居然是来提供核心技术服务的。请问,你确定自己是中国来的吗?”这是一位美国客户在成为朋友之后,对王宇德开的一个小玩笑,却也代表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普遍认知——要么是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么是来买买买的。
“但是只要海外客户接触了‘飞天’,这种认知马上会改变。”王宇德对阿里云的技术优势信心满满。正如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所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不是在中国发明的,今天最好的CPU也可能不是在中国生产的,但是中国有可能变成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把计算变成公共服务的国家。‘飞天’对于将来二十年、三十年中国及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阿里云如今已具备了将世界级的计算能力变成普惠云科技的能力,连续两年突破被誉为计算奥运会的世界排序大赛,分别拿下6个世界冠军,在单位计算能力和计算性价比上都超越了同行。2017年1月,阿里云在与亚马逊、微软等巨头的激烈竞争中,成功夺取奥运会全球顶级赞助商,将为未来6场奥运会提供独家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参与建设“数字丝绸之路”
阿里巴巴参与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代表着“中国技术”阔步走向海外。据统计,阿里云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为核心的海外市场获得高速增长,过去一年业务规模增速超过400%。同时也带动了超过十万家中国企业规模化出海,未来三年内生态规模有望达到上万亿元人民币。
作为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正在不断扩大其在中国和亚洲市场的领先优势。美国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预估,2016年中国公共云计算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其中阿里云占据约50%市场份额。“阿里云现阶段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对新技术的投资,并将我们在亚洲市场的领先优势扩展至全球。”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说。
“飞天”技术走向国际,让海外市场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经济的印象得到改变。沃达丰、飞利浦、施耐德、资生堂、雀巢、新加坡邮政等越来越多的海外知名企业开始使用来自中国的“飞天”技术。在民用高科技领域,阿里云已进入全球前三行列,业内将阿里云Alibaba Cloud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合称为“3A”。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家中国软件运营企业跟随阿里云的全球基础设施布局走向全球。由于利用云计算可以大幅节省成本和时间,甚至实现了公司没有驻外机构也能快速开展全球“云上市场”。驻云、网久等中国软件企业和大疆创新、musical.ly、每日瑜伽、大拿等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借助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全球,其中,musical.ly在美国AppStore音视频分类排名第一,大拿的物联网平台支撑起数百万家用摄像头。
(本报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