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6日 星期二

    博弈论视角下的教师评价机制

    作者:张钧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6日 11版)

        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教师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外界纷扰不免影响其改变内在需求的实现途径,因此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来引导教师向专业方向发展。教师有丰富的知识、思考力和决策力,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多会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评价机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教师评价体系的制订者亦即教师职业中的管理者,需要制订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来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唤醒或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教师评价机制可以看作一个均衡博弈,这一博弈过程是在一个稳定集体的参与人中进行的,每个参与人面临一个技术上可行的行动集合,在一定时期每个参与人选择的行动加在一起构成行动组合,行动组合决定了每个参与人的报酬分配。评价后的奖惩作为一种收益与代价的支付函数,对唤醒教师专业自觉起着重要作用。

     

        实施教师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关各方的博弈过程,局中人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作为博弈的主体之一,会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应对评价制度,在保证评价合格的基础上使自己收益最大。学生在参与教师评价时,会使用手中权利向教师发起博弈的挑战,教师会评判自身行为的结果并调整其对待学生的策略,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部分教师因担心遭学生差评报复,不敢对学生过于严格,由此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学校和家长因此对教师做出差评,并给予相应处罚,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因此,学校管理层要确保教师在竞争机制下实现专业自觉,同时要保证评价结果和奖惩的合理性,以免多数教师产生对抗情绪或采取过激行为。

     

        从博弈论视角来看,教师评价制度的内核是博弈的规则,因为博弈规则定义和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学生评价教师会采取的行为策略集为{超高,公正,贬低};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专业自觉,随波逐流,懒惰}{专业自觉,投机取巧}策略集;在形成教师科研团队的过程中,产生的策略集为{知识共享,不共享}{单干,合作};教师还会产生{安心工作,挣外快}的策略集。学校领导和教师是利益共同体,要基于以上博弈策略分析,提供一系列规则来界定相关各方行为选择空间,约束其相互关系,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在博弈规则的制定中,管理部门需要依据教师行为做出奖惩决定,奖惩将使局中人在进行策略选择时支付不同代价,这种代价的设置和选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其中的关键是,支付函数的选择是要通过最小的代价促其教师回到专业自觉、专业发展的轨道上。博弈规则制定者要正视局中人的敌对情绪,减少被评价者产生剧烈冲突的可能性,避免连环博弈造成博弈制定者陷入困境。在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过程中,支付函数有九种可能,即Cost(行为策略)={解聘︱转岗︱降级︱扣薪︱批评︱晋升︱加薪︱奖励︱表扬}。解聘是最严厉的惩罚和代价,这种代价可能会使学校与教师产生严重冲突,要在机制设计中少用,但必要时也应权衡使用,对严重不合格又缺少专业自觉的教师给予末位淘汰,使教师群体感觉到学校管理是可信的。转岗也是极为严厉的,对于教学成绩不达标又缺乏专业自觉的人给予转岗在某种程度上既体现了人情因素,又不会使无能的教师留在教学岗位上影响学生发展。评价中支付函数的取值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既要引起局中人的高度重视,又要使管理过程付出的成本最小。

     

        当面对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体系时,教师是按照评价指标严格学习,还是投机取巧,主要取决于评价指标设计的合理性、评价机构对评价指标的执行程度。教师专业自觉和赚外快的冲动,是不同情境中教师的理性选择。当发现教师选择赚外快时,如果学校管理者通过批评或扣奖金的方式都无法解决,就必须出台转岗、降职、开除等严格的规章制度,修改教师的收益矩阵:学校提供的奖金不变,当教师由于“赚外快”而被抓到时,则面临降职、转岗、开除、失去升迁机会,使其收益变成较大的负值。

     

        博弈论视角下的教师评价要兼顾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评价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外源动力,教师专业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源动力,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相互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才具有可能性。出于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教师发展的长远考虑,发展性评价正在得到尝试和应用,但发展性评价关于“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和人文主义的管理范式存在失之于柔、不精确等不足。因此,教师评价应具有教师绩效评价的严格性和准确性等特征,否则会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等更多问题。两种评价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优越性和局限性,也有各自使用的条件。学校管理层应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分清主次,使两种评价方法相辅相成,关键是要采用多主体参与的评价策略。

     

        采用多主体参与的评价策略,是要把教师自我评价与同事评价、学生反馈、专家评价结合起来,这与默特勒“合作性教师评价模式”设想不谋而合。教师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教师的自主发展,教师自评的评价标准要具有指引作用,评价结果要指向教师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与奖惩挂钩;教师互评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座谈、互评量表、学术论坛和民意测验等方式,互评对于被评价教师来说是重要的提升和交流契机,对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颇有裨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意见应当得到足够重视,但受到年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学生在进行评价时应以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客观描述为主,避免主观判断;专家评价较具专业性和权威性,评价结果往往比较客观、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专家评价要研究不同层级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同类型教师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岗、教学科研岗、科研岗的教师应采取不同标准进行评价,以激励不同教师的工作激情和发展潜能,为教师改进教学科研和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高校管理层组织的评价小组应综合同行、学生、专家给出的评价结果,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以确保评价信息的准确传达,在必要时采用平等、民主、对话的方式沟通评价意见,形成协商共赢的评价关系。

     

        (作者:张钧,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