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

    活态传承需全民参与

    作者:张玉玲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3日 12版)

        【创意港】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新兴的“直播”加入进来,让这个古老的节日多了些时尚气息。长枪短炮的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了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文化从业者,定格了龙舟赛奋勇争先的瞬间,记录了粽叶飘香的风情,更传扬了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非遗保护传承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下而上”的。我国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多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在民间还保留着浓厚的文化基因,在人们的记忆里还有流淌着先人的祖训,有着传承的动力和保护的基础。比如传统节日,我们现代人仍在过,虽然“节味”和“年味”少了些,但对家国的情感是一样的。再如,最近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虽然它在调节城市生活节奏中的作用大不如农耕时代,但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时间”,是我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文化传统。这项传承了两千多年的非遗,其内核与基因并没有变,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没有变。因此,非遗虽然被称为“遗产”,但又不像别的已经“固化”的遗产,它是仍然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的传统,也许已经老迈,却不是朽木;也许已见式微,却从未消亡。对于这样活着的文化,在新的时代应有新的内容,非遗也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的另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的。随着对非遗的重视,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到体制机制的建立,从对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认定到活态传承生态保护,从传播宣传到扶持资助,从申报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到国际经验的传播,这样坚定的国家意志,使中国非遗保护在短短时间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

     

        除了政府的引导,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西方节日的圣诞节之所以风行于世,就在于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的形象符号,圣诞歌和圣诞礼物的仪式营造,都成为商家“圣诞大餐”的内容,既调动起人们参与的兴趣,也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我国的非遗也要走出“小圈子”进入“大社会”,吸引更多的民间力量和新兴力量参与非遗的宣传、弘扬和振兴,构建全社会宣传非遗保护的系统化、常态化格局,让非遗项目在当代生活中仍然活下去、传下去。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形式,用好网络传播工具,广泛尝试在线培训、电商助力、直播推广、社交平台交流,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

     

        (张玉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