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5日 星期四

    建设美好家乡 成长别样精彩

    作者:王淑娉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5日 14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知与行】

     

        今天,如何让我国当代大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如何在大学生活中既收获专业知识、又磨炼专业技能、更养成德行品格,是今天所有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更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解答的命题。

     

    在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中成长

     

        大学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既要多读有字之书,注重知识积累,也要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广大的浙江青年学子结合各自专业和技能专长,响应浙江省委号召参与“五水共治行动”时,他们以一份份带着温度的答卷告诉师长:学生的成长,可以在建设美好家乡的实践中别样精彩。

     

        浙江省委发起的“五水共治”环保行动,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浙江各高校积极作为,发动在校大学生走出校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实践行动参与“五水共治”,参与协助院校所在地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各院校的共青团员和学生,自觉响应“剿灭劣Ⅴ类水”,既在治水中运用专业知识,更在实践中激发思考、验证所学,把成长扎根在实践的土壤中。

     

    在课堂实训和实践创新中成长

     

        为了有效参与到“五水共治”的行动中,浙江各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课外有关水资源研究,并把研究重点放在实践运用、问题解决,从而也推动了大学生的专业成长。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罗培卿的《让青山绿水回家——记五水共治初期成果及民众满意程度调查》、法政学院沈悦悦的《关于区域性水污染现状及其特色治理的调查》、数理信息学院姚振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的调查》等调研直接聚焦水资源和水环境,实现了实践中的知识创新和手段创新。

     

        学生们还成立了一支水管查漏队,8个专业大学生凭借专业所学,结合现场实践经验,自己摸索出了一套自来水管网系统泄漏点检测“秘诀”,成了小有名气的水管“听诊师”。他们能够根据管网系统中声信号产生和传播的特点,对漏点声信号进行检测并作相关分析,从而迅速判断管网中的跑漏位置。这种检漏技术不需要开挖路面,能够一段线路接一段线路地逐段进行无损检测,在检测时不需要关闸停水。由于技术过硬,一些单位甚至自来水公司主动上门寻求“技术支持”,学生查漏队因此每年制止校内外漏水量约772万立方米,相当于大半个西湖。

     

    在理论教育和实践磨炼中成长

     

        “五水共治”这一遍及浙江全省的社会实践,也给了各高校深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机会。浙江各高校团委精心组织、积极探索活动开展有效途径,让大学生们在参与“五水共治”的活动中,既接受接受环保知识教育,也参与现实社会锻炼,激发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热情。

     

        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平台,各大学不定期推送相关内容,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青年师生积极参与并为“五水共治”作贡献。思想上有了积极性,认识上有了足够的提升,各校青年师生的现实行动力大不一样:他们组织开展巡河护河主题实践活动,以校内或校园周边河道为主要巡护对象,组织大学生配合开展河岸清洁、河道监督、水质监测等志愿服务工作,力争巡护河段实现水中无障碍物、水面无漂浮物、水边无垃圾的目标;他们在假期深入到结对乡镇广泛开展“五水共治”宣讲、水质调研、乡镇垃圾分类、农村污水处置等调查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关注母亲河、关注水源地保护,合力共促最美家乡水建设。

     

        借助于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外实践活动的结合,针对广大青年师生的思政工作,取得了比之以往更为明显的实际效果。

     

    在科技转化与基层服务中成长

     

        科技成果的取得和转化,往往来自于对一线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往习惯于在课堂上、实验室里传播知识、收获成果的各个大学,在整个“五水共治”的实践过程中,也尝到了院校自身成长的果实。

     

        为取得治水实效,各高校组织开展了“治水科技下基层”科技服务行动,组织环境保护、水利市政、生物化工等相关学科的硕、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组成科技治水服务队,结对到各地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在区县、街道,协助解决治水技术难题、参与河岸美化工程。

     

        在科技下乡活动中,除了学生们做足了专业服务社会的大文章,老师们也结合各自优势和学科特色,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积极主动服务“五水共治”,开展项目科技服务。有的老师从之前发明的“3年换水鱼缸”受到启发,着手升级这项“水中生态系统”,用于污水治理全过程;有的老师发明了“新型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处理器”,优化了污水处理能力;还有老师利用废弃佛手渣,转变为工业用活性炭,用于制作饮水机吸附剂、工业染料废水脱色处理。教师们参与“五水共治”,又转而激发了青年大学生们以专业服务社会的热情。

     

        以学科专业知识理论为基础的“治水”实践模式,把大学和大学生们与家乡社会的发展紧密连接,使他们在实实在在的专业化实践服务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长。

     

        (作者:王淑娉,系浙江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