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语】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桃姐》里,侍候了李家数十年的“桃姐”,在一次中风之后被刘德华饰演的“少爷”送进了老人院养老。
如今,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桃姐”这样的老人。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银发族”将达4亿多人。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即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而在中国,居家养老占绝对主流。中国“桃姐”们大多选择居家养老,一方面与养儿防老的传统习俗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的养老资源供给相对短缺。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总体上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健康、文化等服务业领域,特别是养老服务等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仍存在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等问题。
类似于养老服务业的困境,在实体经济领域,短板同样存在。
一般而言,一国的制造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达水平也越高。德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45%~50%,成为支持其率先迈向“工业4.0时代”的坚强支撑。反观国内,尽管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仍不完善,成为阻碍走向制造强国的突出短板。
实体经济急需补齐生产性服务业这一短板,为实体经济减负增效。
到2020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能够提升10个百分点,就意味着万亿元级的经济成长空间和上千万级的就业增长空间。因此,要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以更大力度探索政企协力新机制,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投入。
所以,可以说,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深化改革,不仅事关民生,更关乎能否形成转型增长的新动力。
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不仅可以拓宽社会资本投资空间,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服务型消费的有效供给;可以有效对接国际、国内市场,拉动外来投资;还可以促进“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推动双边、多边投资贸易谈判进程。
好的现象是,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经上升到了51.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而今年一季度,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分别增长17.4%、61.4%和42.1%,这反映出服务业新动能正在撑起经济新天地。
一位美国智库专家近日表示,中国经济正成功转型,服务业已经并将继续驱动中国经济增长。
因此,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形成现代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还是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贸易新格局,都需要把服务业市场开放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