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

    先富怎样帮后富

    探寻江苏共同致富的文化基因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0日 02版)

        5月19日,来自全球1500余位江苏籍和在江苏学习、工作过的知名人士应邀齐聚家乡,共叙桑梓情,共话家乡发展。江苏的发展缘何能情牵众多海内外游子,唤起游子的思乡情绪和家乡情怀?这一切,无不与他们身上深植于江苏土壤内的文化基因紧密相连。

     

    抱团取暖 从文化共生到合力发展

     

        长江横贯东西,运河纵穿南北。多种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共生,构筑了江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魅力。

     

        江苏人抱团取暖以善积传家。宋代范仲淹在苏州建立的范氏义庄,开启了江南乡村宗族间的赡老扶贫助学。及至明清,江苏富家大户开始效仿建立施惠于本族的义庄。宗族间的抱团取暖,使明清江南成为状元文人荟萃地,书香文脉得以延续,文化根基得以传承。

     

        在民族存亡之际,江苏的抱团取暖文化发挥出深厚的力量。面对列强入侵,江苏人喊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投身于实业兴国的实践中。常州人盛宣怀,南通人张謇,无锡人荣德生、荣宗敬兄弟……江苏实业家用实业抗击洋货的入侵。

     

        灾难中,抱团取暖总是给江苏人带来力量。“6·23”盐城阜宁特大风灾后,记者在阜宁现场,感受到了抱团的温暖,一切救援工作紧张有序。近期,记者得知部分灾区居民已经乔迁新居……这一切,都离不开抱团的力量。

     

        抱团取暖,还要找准特色。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江苏省制造业大会上强调,越是特色的东西越具有不可替代性,越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目前,江苏人靠着共同致富的文化基因,不仅自己富裕了,精准扶贫的援手还伸向了新疆、西藏、宁夏、贵州、陕西等地。

     

    集体致富 从“天下熟足”到“强富美高”

     

        从华西村奇迹,到张家港精神,从苏南模式,到昆山之路,这些都是共同富裕文化的集中体现。

     

        “百姓富”“共同富”是“新江苏”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和直观反映。截至2016年年底,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7.6万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173元和16257元。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江苏占了四分之一。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如今正以超过2000亿元的GDP领跑全国县域经济。

     

        集体致富的思路也在与时俱进,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告诉记者,4年间,宿迁从两个淘宝村,发展到6个淘宝镇、50个淘宝村,超过45万人“触网触电”就业致富。在一批批先富起来的“创客”带动下,网络创业蔚然成风。

     

        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是集体用互联网改天换地的另一典型。这个曾经的贫困镇从2006年开始,引领村民钻研电子商务,历经10年苦心经营,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增长到18000元,创造了“农户+网络+公司”的“沙集模式”。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江苏“十三五”发展的总目标。在“强富美高”总目标的引领下,江苏用百姓富裕、共同富裕描绘发展蓝图。

     

    集体富裕的中国力量

     

        中央要求东部地区“率先探索减少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有效途径”,而在抱团取暖、集体致富的文化基因影响下,江苏没有辜负中央的这一期望。

     

        张家港善港村本是需要扶助的经济薄弱村,在村党委书记葛剑锋的带领下,善港人用集体的智慧,铺就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致富路。短短4年,就从经济薄弱的扶贫村变成拥有160多家区域企业、年销售超20亿元、村可用财力达2400万元、拥有现代化有机生态农场的康居乡村。

     

        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的江阴华西村,是中国最富有的六个村子之一,在抱团取暖、集体致富的道路上并未停歇。从2001年开始,华西村先后整合了周边20个村,组成了面积超过3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5万人的“大华西”,带动周边共同发展。如今,大华西的人均年收入超过9万元,家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集体富裕,更是引领13亿中国人民共同奔小康的中国力量。江阴华西村帮扶下的宁夏华西村,也走上了集体致富的道路。通过多年集体经营,宁夏华西村形成了以枸杞种植、运输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不足600元增长到现在的12000多元,近200户家庭年均纯收入破10万元大关。

     

        在江苏,抱团取暖、集体致富是深植于土壤中的文化基因,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总能发挥出效力。在集体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向我们表明了选择集体致富是历史的必然。

     

        (本报南京5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