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

    写首藏头诗当礼物

    作者:李景端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19日 15版)

        4月初,我受邀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颁奖典礼及文学讲座。赴港前,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告诉我,影星林青霞要请我和老伴上她家吃饭。离上次同她会晤已有8年了,这回又是初次上她家,带什么礼物把我愁煞了。听金圣华说,青霞现在潜心看书练字,近日想看契诃夫的戏剧。我连忙向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位俄语老编辑打听,他说新译本刚发排,但他家里存有3种上世纪50年代李健吾先生的繁体字译本,我就全要了来。又觉得光送几本旧书不好意思,考虑再三,想出了一个主意。

     

        十年前我陪林青霞去看望季羡林先生时,我的小孙子昊岳刚出生,我曾以小孙子的名义请青霞赠送一张照片。她爽快地拿出两张年轻时的照片并为孩子写下赠言,而后又送了几样礼物,我深存感谢。知道青霞现在喜欢练书法,而我十岁的孙子学国画和书法也有好几年了,我想,不如让孙子送她一幅少年书法,也算小孩的心意。于是,我以青霞目前的生活状态写了一首藏头打油诗《林青霞乐》,让孙子录写:

     

    林鹏展翅始窗外注,青峰翱翔耀影坛。

     

    霞光不息心怡然,乐在书香墨韵中。

     

        (注:林青霞出道拍的第一部琼瑶电影为《窗外》)

     

        那日下午,我们来到港岛半山林青霞专门接待朋友的住所。周围极为安静,与香港市区的嘈杂形成鲜明对照。青霞虽年过六旬,依然显得年轻、优雅。落座后,我开始向她赠送礼品。除了几本契诃夫戏剧中译本,我还将我的散文回忆录《风疾偏爱逆风行》以及老伴准备的一条丝巾送给她,她欣然收下。最后自然是那件独一无二的礼物——小孙子的书法作品。她读后连声称赞:“诗的寓意贴切,十岁小孩的字也写得不错。”她立即拿起这幅长条,叫我们给她拍照。

     

        从她家的阳台往外望去,香港岛临海的全景一览无遗,尤其是夜间,远处密集的高楼上灯光闪烁,风情万种。在青霞家中吃过晚饭后,我们又一起聊了很长时间。谈及她的第三本书什么时候能出版,她说最近一阵写得少,才写有十几篇。因她在内地发表的文章大多经我的手,我对她的作品比较熟悉,她问我:“你觉得我的新书应该写些什么?”这个问题一时不好回答,但我突然想起了一桩事。

     

        今年年初,有位远在维也纳的18岁的姑娘惟清,对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感到困惑,慕名写信向青霞求教。青霞有感,特意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岁的孩子们》作为回答,此文发表后反响很好。我说:“你用自己十八岁时的经历,告诉处于青春迷茫期的少女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这就很值得写。这样的文章肯定比那种单纯娱乐性的文章更受欢迎。”青霞听了含笑表示赞同。

     

        返宁的次日,我就收到了青霞发来的电邮,她特地告诉我:在我送她的3本契诃夫戏剧老译本中,有一本出版的时间同她的出生年份相同,还有一本更与她生日的年份、月份相同,她为得到如此珍贵并且带着巧合的译本倍感兴奋和欣喜。

     

        看到青霞如此专心看书写作,在我脑海中,当年那位清纯美丽的女星与如今端庄优雅的写作者叠印在一起。我想,时代前进了,青霞也更成熟了,愿她如那首藏头诗里所说的,“乐在书香墨韵中”。

     

        (作者:李景端 系《译林》杂志创办人,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