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刘奇葆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刻阐述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全面总结了过去4年“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明确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擘画了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美好蓝图。
智库有人类“思想工厂”的美誉,“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全球智库的积极参与。“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是此次智库交流的主题,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很多智库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跟踪研究,形成了许多共识,我们感到,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建设“一带一路”,出发点立足合作共赢。“一带一路”的成功,在于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和现实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能够把各方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在合作共赢的平台上,共商共建共享,没有谁大谁小,也没有谁先谁后,有的只是平等和自愿。我们坚信,世界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
建设“一带一路”,推动力来自市场机制。“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获。在市场化的框架下,有关国家在互联互通、经贸金融、产业投资等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更多公共产品,一批旗舰项目、示范项目先后落地,中欧班列搭建起“新亚欧大陆桥”。“一带一路”是一个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合作体,遵循的是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各类投资兴业的企业是舞台的主角,只有按市场规律办事,“一带一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建设“一带一路”,生命力在于包容普惠。“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各国不分大小、贫富、强弱,彼此尊重、求同存异、相互提携,共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与世界经济的互联互通。这正是“一带一路”影响越来越大、参与越来越广的原因所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打造均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努力扩大就业,促进收入平衡,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研究、凝聚共识,为“一带一路”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提供智力支持。这里,我提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把“一带一路”建设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愿景下来思考。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契合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为中国梦与世界梦架起互联互通的桥梁。“一带一路”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丝路精神结合起来,深化研究、阐发内涵,使其成为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指引,成为我们凝心聚力、携手合作的定海神针。
把“一带一路”建设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舞台上来谋划。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然持续,世界经济长期低迷,一些国家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波浪涌动,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成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开放共享,致力于政策、道路、规则的互联互通,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发展结合起来,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开启新型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创新发展。建议智库就此开展深入研究,提出有效对策思路、方法路径,以“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实践,助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把“一带一路”建设放在国际关系演进的大格局中来研究。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性变革之中,国际秩序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的发展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一带一路”创造机遇、促进发展、通向共赢,必将有力促进国际关系的公平正义。智库可以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准确阐发,使“一带一路”的理性声音始终占据舆论主流,助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把“一带一路”建设放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视野里来把握。建设“一带一路”,就要推动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成为增进各国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古圣先贤的价值追求,也给我们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智慧滋养。同时,我们也愿意学习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我们建议,智库学者把研究“一带一路”与研究中外文化结合起来,推动世界各国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
“一带一路”前景广阔,聚智聚力的任务仍然艰巨。衷心期待以这一平行主题会议为平台,坦诚对话、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在切磋交流中共同培育智慧之树、共同分享智慧之果、共同建设“智力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