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天安门正东四公里处。明、清两朝,这里曾是举行科举考试的贡院所在,代表着传统社会对文化的尊重,也见证了中国士人“经世致用”的传统;如今,这里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在地。岁月如流,沧海桑田,厚重文脉依然绵延不绝,并因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而搏动得更加有力。
40年前,中国社科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基础上正式成立。围绕打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中国社科院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用学术书写了社会发展的五彩华章。
今天,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这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正肩负着厚望与嘱托,不断开拓创新。39个研究院所、180个研究中心、326个学科、近4000名科研人员,年均出版学术专著300部、学术论文3890多篇,报送对策要报1200多篇……一串串闪光的数字彰显着强大实力,也铭刻着中国社科院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砥砺奋进的信念与脚步。
坚强阵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曾明确提出,要在国内建立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院之初,首任院长胡乔木牵头整理《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选题一百例》。这是中国社科院以马克思主义统领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标志。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大力强调的,也是中国社科院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立身之本。”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告诉记者。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背诵马克思主义词句,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贯穿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当中。可以说,中国社科院历史学科的发展轨迹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郭沫若、范文澜、侯外庐、刘大年等一大批饮誉海内外的史学大家高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旗帜,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开辟了中国史学发展的新天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深有感触地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总结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与教训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该中心连续推出《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近百本,并拍摄数部“居安思危系列”电视教育片。这些电视片有的在全党处以上干部范围观看,有的列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材,有的被译制后在越共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中播放。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慎明表示:“如果有更多干部群众看到丛书和教育片,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科院不仅积极组织专家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各项任务,还于2009年正式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7年来,共设立各类项目192项,出版著作27本,举办马克思主义论坛28次,编报各类简报87期。
2014年3月28日,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每年招收培养100名左右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同时,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该院认真落实“马克思主义+学科”计划,加快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信息情报研究院等7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平台。“由此,全院基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构建起了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立体网络。”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京清自豪地说。
建院40年来,中国社科院深入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从改革开放前夕投入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系统研究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首要任务。
“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研究宣传是我院巩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抓手。”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张江介绍,院马工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设立一批重点研究课题,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出版和发表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和社会影响的论著、论文和研究报告,设立系列论坛,组织系列培训。“自觉地担负起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责任,努力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这是中国社科院人的责任和担当。”
最高殿堂: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创新
步入中国社科院社科会堂,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社科学者名人墙”,墙上整齐地挂着该院学术名家的照片。郭沫若、胡乔木、范文澜、陈垣、潘梓年、金岳霖、陈翰笙、郑振铎、吕振羽……一张张睿智执着的面孔、一个个在学术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其汪洋无际的渊博学识和山高水长的人格魅力,辉映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长廊。
前行有声,岁月无言。中国社科院有着深厚扎实的学术根基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我院几代学术大师和专家学者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奉献了一大批对文化积累和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成果。这些扛鼎之作影响了几代社科学人,至今仍散发着恒久的智慧和魅力。”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告诉记者。
在我们的学习之路上,或许都曾离不开一本被比作全民的“无声老师”的辞书,这就是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从1958年6月正式开编,1978年正式推出第一版,前后历时30年,至今仍在不断修订完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丁声树先后主持,始终以学术研究为支撑,坚持学术引航,成为家喻户晓的语言宝典,被誉为横渡浩渺语言海洋的智慧扁舟。
“小小一片甲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头两千年的考据,很大程度上靠它支撑。”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宋镇豪研究员从事甲骨学研究已逾30年,而这正是该所一直以来的优势学科和传统强项。当年由郭沫若主编、胡厚宣为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集甲骨文资料之大成,是研究商代史及上古汉语的必备资料。近年来,宋镇豪带领团队系统整理了6万余片甲骨,编印《甲骨文献集成》,推进电子数字化甲骨文字库建设。“甲骨学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中国符号,对它的整理和研究,必须有人传承。”
同样,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几代考古工作者也在为先秦历史焚膏继晷、殚精竭虑。1995年12月,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考古学家仇士华领衔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2000年,“夏商周年表”公布,这为更好地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002年,一项承载着“中国考古学百年梦”的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考古所的专家团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该所原所长王巍介绍,探源工程获得一系列极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华夏文明初期的气象日益清晰,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有望揭开。
历时10年,洋洋12卷,近700万字,从先秦讲到20世纪末……2013年年底,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炯、邓绍基、樊骏主编,国内几十所高校组成的顶级专家组参与编撰的《中国文学通史》面世,这是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通史。
“把思想的历史还给人民”。2014年,被称为中国社科院“1号工程”的《中华思想通史》项目启动。在不久的将来,16卷本的《中华思想通史》将问世,《中华思想通史资料长编》《中华思想史绪论》等厚重的学术成果也将陆续推出,必将有力推动思想史研究中国学派的形成。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一代代中国社科院人呕心沥血、勤奋耕耘,奉献出的鸿篇巨制,不胜枚举:范文澜、蔡美彪的《中国通史》,郭沫若的《中国史稿》,该院牵头编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侯外庐等的《中国思想通史》,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叶秀山、王树人任总主编的《西方哲学史》、钱钟书的《管锥编》、黄宝生等的《摩诃婆罗多》中文全译本……迄今,中国社科院已经出版学术专著1.3万部,学术论文15万篇,研究报告2.7万份,奠定了相关学科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1年,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在中国社科院掀起了科研创新的热潮。近年来,恢复建立学部制度,办好有“春风第一枝”美誉的研究生院,创办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哲学研究》等一批学术名刊……借助这些平台和举措,中国社科院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不仅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也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世界介绍“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高端智库: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与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初创的中国社科院,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大力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主动投入到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之中。自那时起,深入研究和回答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成为时代赋予中国社科院的神圣使命。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搞起“大包干”,分田到户的做法在社会上引发激烈争论。次年,社会学家陆学艺、李兰亭等深入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农村调查数月,以严谨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力证“包干到户是搞社会主义,不是搞资本主义”。
回望学术生涯,经济学家张卓元最自豪的就是学术研究与改革开放同步行进。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接连提出“价格改革”“国企改革”等一系列重要建议;20世纪90年代至今,他先后十几次参加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工作,为改革开放路线图的延伸倾尽心力。
从推动学界开展“人治与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重大问题讨论,到王家福促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几十年来,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的法学家群体,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咨政建言,深入参与了百余部重要法律的起草、修改和论证,他们的研究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发起实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与呼、论证把脉三峡建设工程、为推动港澳回归提供理论支持……几乎每个影响中国政治经济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都有中国社科院学人的积极参与。努力当好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已经成为全院专家学者的自觉追求。
“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高端智库的优势,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智库。”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国“智库时代”到来。不久,中国社科院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
是年5月,中国社科院启动专业化新型智库建设。截至目前,已有19个院级专业化新型智库正式挂牌成立。自此,院级—专业化智库—所级“三位一体”的智库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从“思想库和智囊团”到“高端智库”,中国社科院秉承优良传统,革故鼎新,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服务社会、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最初让学者走出书斋、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开阔眼界的简单初衷,到现在国情调研工作在整体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总结10余年来国情调研工作实践,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局长马援感慨万分。而今,该院已形成国情调研项目体系,出版了《国情调研丛书》《中国国情报告》等智库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积累了宝贵资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李国强、卜宪群、房宁等中国社科院学者相继登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这一最高规格的讲堂;今年初,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应邀出席;2016年以来,《要报》正刊报送653期,《专供信息》报送3620期,智库《研究专报》报送132期……中国社科院智库与决策部门对接机制日臻完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成为常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中联部组织下出国宣讲“十三五”规划,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6年8月,国内第一个政治经济学智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挂牌成立。该所党委书记王立胜表示,“构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所全体专家努力的方向”。科学解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中国社科院智库学者从未缺位。
2017年4月,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中东欧研究院”成立仪式隆重举行。“随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各领域合作的日益深入,迫切需要我们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拓展和深化研究与交流。”王伟光在致辞中表示。
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社科院在对外工作大局中发挥作用日趋显著。
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方案和主张,深度影响国际学术界和海外决策圈,已成为中国社科院重要的日常功能,而“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亦渐为世人知晓。
走过四十载春华秋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纲领性文献,翻开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我们将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使命,加强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的深入研究,推出更多对时代有引领作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王伟光说。
(本报记者 户华为 王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