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5日 星期五

    我们是彼此的镜子

    作者:张雅欣 李东玲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5日 12版)

        16岁男孩家明在镜头前长达三分钟流泪宣泄:“再怎么折腾他们也觉得我是个幼稚的人,根本就不相信我!”;14岁男孩泽清靠在简陋的教室墙边微弱地笑:“这里物质可能没有外面好,但是精神上比外面要好”;12岁女孩彤彤显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冷漠:“我们小孩子也是人,不是机器人,其实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是因为辍学而被送进武汉一家特殊教育机构的“问题”孩子,需要在这里接受81天的培训;而他们的父母,则需要接受6天的课堂教育,来学习如何摆脱为人父母的困惑、无助、痛苦,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这是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电影——《镜子》,由中央电视台《天网》栏目出品。十年的酝酿与策划,两年的拍摄与制作,这部影片把镜头对准了亲子关系中的伤口,而疼痛带来了对家庭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而家庭就是社会的镜子。”这既是片中心理咨询师的一句同期声,也是贯穿全片的主题。18岁的张钊坦言父母在一起就是吵架,家里三个人在一起就只是在看电视;家明的父亲认定了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直言儿子追求自由的理想不切实际,“需要纠偏”;父母之间的隔阂,泽清能敏感地察觉,并明确地表达出来:“要呆81天的是他们(父母),我呆6天就够了,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吧。”如果父母所营造出的家庭在孩子的眼中呈现出的只是这样的镜像,而父母却认为是“网络的消极影响”“早恋的原因”或者“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们的孩子变成了这样,恐怕他们不是合格的父母吧。画面中可以看到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的缺失,情感的断裂,沟通的无效。孩子并不是一夜之间成为了“问题少年”,实际上他们像镜子一样,真实准确地反射出家庭教育的塑形作用。

     

        的确,在社会的种种职业中,绝大多数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而“为人父母”则是无需培训上岗、却需要用一生时间来履职。片中“校长”直言不讳:“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是有一个问题家庭……虽然我们招收的是孩子,但是这里面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镜子》没有回避激烈的言辞,直面各种冲突,长期的贴身跟拍,几个“问题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的样本,将中国目前亲子关系中的若干问题曝光于社会大众面前,凸显放大在银幕上,如同社会学研究中的“深描”,赤裸着呈现出来。

     

        这是一部没有旁白解说的纪录片,配乐也只是配合情节和氛围的小段插入,家长、孩子、心理咨询师们的人物原声才是构成整部影片的曲调。影片的色调整体偏灰,如同武汉雾蒙蒙的江景,画面中明度偏低的部位失去了细节,隐在灰暗之中,体现出一种观察的冷峻。孩子的反抗挣扎,家长的固执己见,夫妻之间的情绪爆发……真实记录的视角下,这部影片充满了饱满的情绪,拥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镜子》所营造出的这种真实感,不仅再现了我们熟知的现实形象,而且,还将那些在我们的日常体验中被隐匿于其中的部分也凸显了出来。当我们看到银幕上的“泽清”“家明”时,不仅会闪现出现实中我们熟知的那个“泽清”“家明”,还会讶异于原来现实中的“泽清”“家明”的背后是有一个如此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迷失了的、在被限定了的体验中捕捉不到的、被隐匿的事物与人的形态,突然呈现在眼前的银幕上,迫使被习惯埋没于现实琐碎生活中的我们刹那间猛醒,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这便是纪录片中的真实带给我们的魅力与震撼。《镜子》是一部遵循真实记录原则的影片,没有过多的装饰与炫技,没有煽情的音乐与解说,然而在纪录片影像的呈现上,可以看到制作团队的创作能力,以及对主题的深刻理解。

     

        作为纪录片,情节转折的张力让观众心绪起伏。片中出现的众多脸部特写镜头,或夸张、或细微表情变化:无论是家长被问到教育理念的尴尬,或是孩子反省流下的泪水,反抗挣扎时血红的双眼,拼尽全力的嘶吼等等,放大人物的画面,带给观众的不只是情绪,还有所有这些画面背后的思考。作为纪录片,情节转折的张力让观众心绪起伏,因为镜头记录的真实,就是生活的真实。

     

        影片最后,这些家庭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善。一次短期的培训无法解决永久的问题,每一个家庭都要继续走下去。《镜子》不但提出了对于当下中国家庭关系的思考,更提出了在中国经济飞速前行的列车上,会有多少“问题儿童”“问题家庭”已经或正在被无情地抛下。我们的经济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同时,我们物质生活在极大提高的同时,民众的精神、情感、心灵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同时得到了迅速提升?“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每一个家庭都承载着物质获取的压力”。如果由于这种压力从获取物质财富的家长那里转嫁给了孩子,作为镜像的孩子便会反射给家庭,进而再通过家庭反射给社会,那么,最终的承担者终将是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分子。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我们是彼此的镜子。

     

        (作者:张雅欣 李东玲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