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忆】
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是父亲一生的起点和终点。清华大学是父亲少年求学、青春理想放飞的起点。人生好像一个圆圈儿,晚年他又回到了清华校园,完成了他当老师教书育人的夙愿。说到清华校园,不免让我们回想起父亲曾不止一次带我们参观他少年求学时住过的宿舍、吃过的食堂、流连的图书馆和散步的小路。他甚至还能找到他当年曾经晾衣服的地方。他领我们参观时,脸色微红,甚至带有些许的腼腆和羞涩,真是“少年情怀总是诗”,一个很可爱的老头儿!
中华书局是他工作、生活、学习了一辈子的地方。可以说,中华书局对他是有恩的。父亲也倾其所力为中华书局贡献自己的所有。这两个地方都是他的福地。一个人的一生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工作和事业结合在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并为之努力勤勉一生,是很幸运和幸福的。父亲他做到了,所以他是一个幸运和幸福的人!
之前听到父亲“奖掖后学”的事,也令我想起一件小事。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华书局在灯市口,有两位常州的大学生慕名父亲并找到中华书局拜访他。临近中午,父亲请他们到坐落在王府井的萃华楼饭庄就餐。席间,父亲觉得他们是年轻小伙儿,饭量不会小,故多点了几个菜,又赠送他的著作,恭恭敬敬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两位小伙儿因第一次和父亲这样的“名人”吃饭,竟“浅尝辄止”,看着剩下那么多菜,不知所措。父亲马上说:没事儿,没事儿,今天借你们的光临,给我送来了口福,我都打包回去,慢慢享用,并“呵呵”地笑着。父亲宽慰的话语令两位学生“放松”下来。以后,他们只要到京,就来看望父亲,父亲也还是请他们就餐……
现在大家都讲“正能量”。这也让我们想讲讲父亲的“阳光心态”。“文革”时,父亲在湖北咸宁的文化部干校待过若干年,我记得在我阅读过的描写干校生活的文章中,磨难和困苦的内容居多。当我们问起父亲当年的干校生活时,他却从来没跟我们讲过干校的苦难。我记得的几件事是,他说湖北是鱼米之乡,到了夏天,新鲜的莲子特别多,五分钱能买一大碗。来干校卖莲子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儿。父亲看见小女孩儿,就想到远在外婆家寄养的我们,心中不免常怀思念之情。故每次见到小女孩儿,他就多买几碗莲子。因为他知道小女孩儿卖了莲子的钱是要交学费的。他说:我不能白给她钱,这样就不尊重孩子,人家又不是乞丐。我每次多买些,这样小女孩儿不用多花时间卖了,节约些时间,回家可以多看书,另我多买些,带回干校,也让大家尝尝。
父亲从来没跟我们讲过:他在干校插秧时,一个大钉子扎入他的脚,当时缺医少药,不得治疗。为此,他以后走路时总让人感到有只脚一踮一踮的,好像是有东西在里面似的,其实就是那时落下的“残疾”。有一次,他对我们说:插秧时,太阳一直照在身上,暖烘烘的,把脊背烤得很温暖,让人产生大地是母亲的感觉。为此,他对干校生活是很感激的,让他体味到人生的“各种况味”,也是一笔财富了。
父亲是一个简单快乐的人。我们有时想,他好像是苦难的过滤器,不断地过滤掉生活中的“困苦和磨难”,给自己留下阳光,并把这种“阳光”心态传递给我们。父亲的一生,其实“阴天”的时候居多,但他心里装着阳光,使他自己信心倍增,让他的世界也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并且也教育和影响我们怎么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他常说一句话:要和困苦一起成长,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同时感受到未来是光明的,有希望的。
想起王国维老先生的女儿曾说过她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将来的学术成就等如何不必在意,只要生活过得心安自足就可以了”,这跟父亲对我们的嘱咐如出一辙。
(作者:傅旭清 傅文青 系傅璇琮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