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全球化道路的坚持

    ——访塞尔维亚经济学家协会主席亚历山大·弗拉霍维奇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智勇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4日 10版)
    图片人物为亚历山大·弗拉霍维奇。 张智勇供图

        【展望“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塞尔维亚经济学家协会主席亚历山大·弗拉霍维奇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在此框架下加强塞中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将使亚洲、东欧和非洲的所有国家长期受益。

     

        弗拉霍维奇指出,近年来世界上出现的抵制全球化运动是对全球化的误读。部分人认为全球化是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原因,这失之偏颇。只需看看过去二十年来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成果就足以得出结论:全球化对数量庞大的人群来说都是有益的,尽管该时期全球人口稳定上升,贫困人口数量却持续下降。正是由于全球化,除巴尔干以外的东欧国家全都成功完成了经济转型,各国的生活水平也因此提高。与此同时,获益最多的自然是那些率先提倡全球化的富裕国家。因此,当前试图阻挠全球化的任何举动都将导致收入减少。关税壁垒和贸易战不会有任何益处,只会增加产品成本,并直接降低采取这些措施国家的生活水平。但荒谬的是,如今高喊反对全球化的正是那些从开放经济中获益最多的富裕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全球化道路的坚持,也是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该倡议对所有相关国家来说都是有益的。弗拉霍维奇进一步指出,从长期来看,参与该倡议的经济体将形成相互依赖之势,这是个好现象,尤其是对那些欠发达的欧洲国家来说,因为它们可以借此降低对欧洲富国投资的依赖。当世界出现重大危机时,这种局面将有助于更加快速平顺地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欧元区也将从该倡议中受益,因为随着“一带一路”沿途那些存在基础设施缺口的国家交通领域的发展,欧元区国家与当前及未来的关键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联系将更加通畅和快速。

     

        弗拉霍维奇说,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沿线国家,塞尔维亚和中国的经济合作表现突出且大有潜力。今年3月底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访华时,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塞尔维亚再工业化国家战略紧密对接。弗拉霍维奇认为,这对塞尔维亚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不可多得的机遇。20世纪90年代,塞尔维亚经历了近代史上最困难的时期。联合国制裁再加上战争破坏,塞尔维亚工业几乎全军覆没。1990年塞工业份额占整个GDP的35%以上,现在只有大约20%;同时,工业部门就业人数减少了8成以上。2016年,塞尔维亚GDP比1990年低1/4。恢复塞尔维亚工业并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投资和贸易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对症的良药,因而对塞尔维亚而言非常重要。

     

        “一带一路”项目可以帮助塞尔维亚发展基础设施,尤其是公路干线和铁路走廊。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塞经济总体竞争力就不可能提高。此外,通过投资和重建现有的工业产能,中国投资者也会对塞尔维亚经济的再工业化作出贡献。弗拉霍维奇高兴地指出,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那就是河钢集团去年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后,如今已经扭亏为盈,而不久前该钢厂还是塞政府的一个沉重负担。他热切期待中国企业能够参与塞尔维亚最大的铜业公司——博尔集团的私有化过程,并取得同样的成功。

     

        弗拉霍维奇最后强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塞中加强经济联系将带来塞尔维亚基础设施发展以及中国公司的投资,中国将为塞尔维亚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实现长期全面发展作出贡献。对中国来说,塞尔维亚也可以成为中国与欧洲经济合作的通道和中心,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本报萨格勒布5月3日电 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张智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