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爱心人士、包村干部送的米面油吃不了,可俺最需要一床厚被子好过冬。人家好心送东西,咱怎么能再挑挑拣拣呀!”这几年,山东省嘉祥县老僧堂镇的贫困户贺介顺时常受到上级关怀,但却总觉得有些尴尬:一年有好几拨人到家里送东西,一送就是米面油,却不了解他真正需要什么。
“扶贫不能只低头输血、造血,还要抬头看看病人是什么‘血型’,根据贫困户需求进行精准扶贫。不然就会出现‘排异反应’,事倍功半。”嘉祥县委书记周生宏说。在脱贫进程中,嘉祥县按型输血,问需扶贫,创新实行孝善扶贫,并针对残疾人进行先扶志再扶贫,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精准扶贫之路。
变“填鸭扶贫”为各取所需
像贺介顺这种“填鸭式扶贫”显然脱离了“精准”二字。
扶贫不患寡,而患不精准。嘉祥县扶贫办主任陈克文介绍,老僧堂镇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户需求,整合政府、企业、个人慈善资源,开办了全县首家“爱心众筹超市”,改变了节日期间集中走访送米面油的惯例,将走访慰问的物品折合成现金,按照贫困群众的需求进行供给。
老僧堂镇副镇长张秋兰说,全镇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发放一张价值600元的爱心购物卡。贫困户持卡可以在超市购买物品。购物卡每月限额消费100元,累计最高消费600元。
“一个月一百,购买日常的生活用品足够了。”贫困户闫从个拿着刚在超市消费的小票,笑着告诉记者:“这样更贴心了,自己缺啥就买啥,心里舒坦。”
以“助残孝善”补脱贫短板
“来到这里一看,确实没有瞧不起俺的眼光。”4月20日,46岁的刘法董回忆起刚来到手套厂的情景,咯咯地笑了起来。刘法董是嘉祥卧龙山街道刘山口村的贫困户,患有脓包型银屑病,并因病致残,家里三口人,母亲和哥哥分别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综合征和精神分裂症。
4年前,作为家里唯一还能干点活的劳动力,刘法董就业无门,只能在村里捡破烂维持生计。身残家贫他不怕,周围人的眼光和议论却让他憋得喘不过气来。自从来到了手套厂,老刘不仅脱了贫,这几年家里还新添了几个“大件”:洗衣机、电冰箱、电动车……如今在村里走路,他都不由自主地抬头挺胸,腰杆也变直了。
老刘所在的手套厂——济宁天久工贸有限公司,是山东省残疾人扶贫就业示范基地。为了使更多人脱贫,县扶贫办与公司签订了贫困户用工协议,优先录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自2004年开办手套厂至今,公司已经连续10多年吸纳残疾人员工,帮助他们就业脱贫。公司不仅把优越的岗位优先安排给残疾人员工,还将残疾员工的工资补贴上浮30%。
嘉祥是宗圣曾子的故里。曾子一生倡导、践行的仁孝文化在这里代代相传,蔚然成风。正是借助这一独特文化氛围,嘉祥以“助残孝善”补齐脱贫短板。
针对全县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较高的现象,嘉祥县把农村贫困群体养老问题作为精准脱贫突破口,积极开展“孝善养老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孝善扶贫”模式:村村设立孝善养老基金理事会,资金由村委会收取后,然后由镇街财政所或经管站托管,按照固定比例财政奖补,最终实现养老基金打卡发放。
以老僧堂镇为例。今年以来,该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资助、支部组织、子女孝亲”的原则,在204户有子女的贫困家庭中开展孝善扶贫活动。镇里针对60岁以上贫困老人实施“子女首孝+孝心基金+慈善救助”的资金运作模式,贫困户子女赡养费缴纳标准为1200元/年,镇上再从孝善扶贫基金中给予该户600元资助,增值孝心,以此建立正面激励、道德约束、示范带动、舆论监督机制,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截至3月底,全县收缴子女赡养费445.6万元,县镇两级分别列支5%补助贫困户老人,社会捐赠95.58万元,第一季度已发放孝善款267.48万元,受益贫困老人2956户、4602人。
(作者:赵秋丽 李志臣 薛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