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3日 星期日

    张家港:书香浸润文明城

    作者:苏雁 陈敏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3日 01版)

        【关注“世界读书日”】

     

        在4月23日第22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张家港梁丰中学读书活动如期开展。“这个月的阅读主题是‘国风重沐’,我们选择了《诗经·国风》中部分诗词来吟诵。”阅读推广人、今虞诗社社长周锦飞带着学生们一起吟诵诗词、感受经典,“社里每周都会组织‘梦回唐宋’‘诗词少年’等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古诗词。”

     

        在江苏张家港,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成了一股文化潮流。作为首批江苏省“书香之县(市)”、首批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张家港从顶层设计、建立指标到完善平台、创新机制,多年探索,阅读已成张家港人的生活方式。

     

        2012年11月,张家港发布了全国首个覆盖城乡的《书香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体系一级指标7个,包括阅读设施、阅读资源、阅读组织、阅读活动、阅读环境、阅读成效及保障条件,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87个,为社会设定公共阅读服务标准。专家认为,“将书香城市概念量化,这在全民阅读评价方面具有填白意义”。

     

        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芳告诉记者,打造“书香城市”,张家港把阅读资源从“入镇”“入村”升级为“入户”“入手”,让市民更方便地阅读、更自由地阅读、更个性化地阅读。

     

        如何做到这一目标?张家港开始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突破传统以单一的阅读活动覆盖全部人群的工作思路,首创分众化全民阅读引导机制,按照人群因素进行分类引导,围绕领导干部、“0~3”岁婴幼儿、“3~6”岁儿童、青少年学生、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相继设置了特色鲜明的阅读活动品牌。张家港市图书馆副馆长徐梦华告诉记者,2016年6月,图书馆联合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南京师范大学全民阅读研究中心,发布了国内首个0~3岁宝宝阅读能力测试标准,并提供系列亲子读本,“未成年人是分众阅读的重要关注群体,阅读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通过“互联网+”思维和科技创新,实现了现代公共阅读方式的创新。2014年8月,全国首家城市街区24小时图书馆驿站在张家港建成并对外开放:面积仅35平方米,藏书量2000多册,市民只要轻轻一刷市民卡或者读者证就可以进行电子阅读和自助借还。目前,全市已建立了32家24小时图书馆驿站,实现了镇、办事处和重点社区全覆盖。

     

        今年2月,张家港向市民征集“最美悦读空间”选址和创意,在自然风景区、历史文化名区等选址,首个“最美悦读空间”森林书屋落户梁丰生态园,全面提升市民阅读体验。“图书漂流亭”则选址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区和休闲景区,由废旧物品改造而成,统一编号管理,通过“以书换书”的方式实现知识分享、书香传递。

     

        张家港图书馆党支部书记缪建新告诉记者,多种类别、自由方便的阅读载体,满足了广大群众差异化的阅读服务需求,与张家港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形成补充,让阅读融入生活。

     

        此外,张家港还创新建立阅读推广志愿服务机制,建立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有活力的民间阅读推广人队伍。阅读推广人分“阅读推广员”和“阅读推广师”两个层次,经过资格认证,引导更多的市民参与并分享阅读体验和精神享受。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益启读书会是张家港“书香城市”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民间组织,核心创始人钱振华告诉记者:“政府把森林书屋等阅读载体提供给我们做活动场地,提供展示平台、管理培训、设奖励基金,自娱自乐的阅读组织有了更多的能量。”

     

        全民阅读模式实现了由“行政主导”向“民间自发”的转变,全民阅读活动实现了由“浅层设置”向“科学规划”的转变,全民阅读对象实现了由“被动阅读”向“阅读自觉”的转变,全民阅读评价实现了由“模糊定性”向“科学考量”的转变,这是张家港“书香城市”的建设经验,为全面阅读注入了内生动力。

     

        (作者:苏雁 陈敏)

     

        (更多“世界读书日”报道见4、5、7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