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画心语】
讨论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写生和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两个比较集中的时期。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物画与中国当代的总体绘画一样,面临了坚持传统、推陈出新和接受外来文化的新境遇。以卢沉、周思聪、姚有多、李少文等先生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是在坚持多年的面对生活、讴歌时代的基础上,应对西方艺术影响对于中国的“写实”性绘画所带来的冲击。这个时期有关中国人物画写生创作的讨论,多是建立在探讨西方艺术给我们带来影响的基础上的。一段时间里,表现、构成等外来的艺术方式也被规划到中国人物画的教学当中,这种勇于思考敢于面向世界的姿态,对于此后的中国人物画教学和艺术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
近30年过去了,现实生活中人物画教学所要担负的不仅仅是面对生活本身,更多的是要思考与探讨新时代里不同的文化语境、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今天的特定环境下所包含的多重意义。虽然新的学科领域建设也在大步地向前发展,但是在学院总的教学构建中,中国人物画教学仍然是教学门类的主科,水墨和工笔这两种表现形式作为人物画教学的核心课程,也被赋予了时代的气息。新形势、新时期下关于写生和创作的话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也是中国人物画教学的讨论所迎来的第二次良好机遇。
由于人物画大多面对社会现实,“当代”和“传统”两方面的推动和促进给人物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中国画传统的学习和放眼外部世界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生活在此时,中国人物画家所要端正的是传承和弘扬两个姿态,将这种情怀传授给年轻的学生是对未来的展望,敢于面对新的时代,坚持传统才不会变作一句口号。我们坚信这是一个大的舞台,希望每个人都有登台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愿望,同时我们也相信,研讨能够加深我们各自的认识,而不是要刻意达成某些共识。新的构想和新的思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长久以来中国画自身的胸怀和坦然所带来的新气象。把坚持传统学习当作一种自然的选择,把热爱生活视为生命力的体现,中国人物画就会带来更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作者:刘庆和 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