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要从中华文化精神的角度去解读
记者:伴随“国学热”的兴起,“读经运动”得到家长的响应和支持,但我们看到这种追捧传统文化表象的背后,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徐健顺:我不相信一个孩子可以通过读经,或者把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精力放在读经上,就可以学到传统文化,并融合进他的生命,化为他的生活方式。
现在,私塾读经也好,学校经典诵读也好,其实性质是一致的,都是大量读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而不是单单背诵经典。历史上多少人经典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心肠黑得油光透亮。做好人,当然需要读经,但只读经显然不可能达到培养好人的目的。读经,要理解中华文化精神。学古诗文,也要从中华文化精神的角度去解读。至于背没背过,背过多少,这不重要。中华文化精神应该渗透到所有学科的教学中。我们想要告诉学生的是,中国古人是怎样看待世界的。
提倡有学理、有体系、有传承、有效果的传统文化教育
记者:把读经当作传承传统文化,显然是一种简单化的理解。但读经又是必要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经?
徐健顺:古代读经要以小学为基础,“小学终,至四书”。“小学”的含义既有礼教和生活教育,又有音韵训诂和读书方法,即吟诵。今天很多学生上来就读经,那怎么能读得明白呢?比如,《论语》开篇就出现了“子曰”,今天学生读到这两个字,在教材上获得的解释就是“孔子说”。如果是一个经过蒙学和小学训练的古代学生,他获得的信息就大为不同了。从音韵学上说,“曰”是入声字,读出来就有郑重其事的意思。古人早已说过,《论语》全部用“曰”而不用“云”,乃是郑重之意。从训诂上来说,“子”是对爵位之称,这样他就会对“子”充满敬意。
古代的教育是一个庞大而严密的体系。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尊重中华文化的固有结构和传统教育的固有次第。想一步登天是投机取巧,想只学一角,只会让困难更大,效果更差。只想靠经典达到育人的目的,这不是经典教育,是经典迷信。必须提倡有学理、有体系、有传承、有效果的传统文化教育。
经典不是目标,要传下去的是中华文化精神
记者: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我们该如何做到激活经典,熔古铸今?
徐健顺:第一,要尊重中华文化的固有结构,按照德、礼、蒙、小、体、艺、用的顺序展开教育。教育一定是一个体系,零打碎敲一定不是教育。只读经,就是零打碎敲。体学包括经史子文,“经”虽然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处于核心位置,但它仅仅是体学的首项。
第二,要继承中国古代教育的方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学问是以口传心授为主,是因材施教个别教育的,是有读法有做法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重视传承传统教育方法,了解古代教育方法。古代的教育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一整套方法系统。中华文化一定要用中华方法才能传承。
第三,经典诵读要向前走。从内容上,筛选适合普及教育的内容。从结构上,要符合中华文化的固有结构,即德、礼、蒙、小、体、艺、用。从方法上,用吟诵来教学。吟诵,就是古代的“读”,是经典固有的读法。吟诵的方法,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是记录在历朝历代的学馆课本上的。现在很少有人去了解古代的课本是什么样。古代的课本除了繁体竖排以外,最重要的是有密密麻麻的读法符号,这是小学生首先要掌握的。学会以后,书上就不再有符号了,因此成人读的线装书往往只有汉字,没有标点符号。现在,只让学生读有标点符号的经典,经典中的各种语态、声韵、文气、精神都消失了,只能勉强理解文字,何来义理?何谈开悟?
第四,要用中华文化精神做教育。我们希望培养中国好人,培养有中华文化根基的好人。经典固然重要,但经典不是目标,我们要传下去的是中华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世界观、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我们要把重心放在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上。
(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