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

    把驻地当故乡

    作者:刘海潮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1日 15版)

        那是一个雨后的黄昏,阳光斜斜地挂在丁家花园的雕梁画栋上,挂在历尽沧桑的古柏上,挂在陈粟英姿飒爽的雕塑上,暖暖的,款款的,柔柔的。五月的黄桥古镇也因此充满别样的风情与静谧,让人迷恋,让人温润,让人难忘。

     

        “东进序曲”“黄桥烧饼”“枪林弹雨”“以少胜多”……那生锈的枪支、发白的军服、流淌的旋律让人明白,用烧饼打胜的黄桥战役和用木轮车推出来的辉煌,都蕴藏着一种怎样的力量,让缺衣少枪的子弟兵最终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讲解员得知我们从河南开封而来,便特地告诉我们,黄桥战役是新四军一纵打的,也就是现在驻扎在开封的二十集团军的前身。从黄桥战役到七战七捷,从鏖战山东到逐鹿中原,从远征江南到豫东战役,一针针,一线线,一个烧饼,一把小米,一直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更让开封人民难忘的是,这支英雄的部队,1948年解放了开封,现在又驻守开封,与勤劳智慧的开封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是在这里,二十集团军率先提出了“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口号,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饱含亲情、深情、真情的诺言。

     

        2003年9月,黄河兰考段护滩堤两次决口,蔡集控导工程发生重大险情,35号坝危在旦夕,河南山东两省上百公里的滩区一片汪洋,100多个村庄15万群众被洪水围困。在危难关头,二十集团军的5000名官兵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大堤,阻挡了肆虐的黄河水。同在35号坝坚守了30多个日日夜夜的我,目睹了将士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大无畏精神,感受到了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将军风范。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让这些热血男儿的生命得到了升华,“无私奉献”“人民利益”“冲锋在前”“敢于牺牲”,这些离我们日益遥远的字眼被他们用冲锋舟和救生衣,用铅丝笼和钢管排,用切滩导流和挂柳淤沙,打磨得锃亮,重新发出金子般的光芒。面对天气恶劣、交通中断、通讯不畅、断水断粮的各种困难,他们以“人在大坝在”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与狂风搏斗,与暴雨抗争,与洪水对阵,严防死守在35号坝,以实际行动弘扬了“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光荣传统。

     

        当时,紧挨着我们帐篷驻扎的,就是以善于打硬仗、打恶仗而闻名的杨根思连。赶赴抢险前线的第一天,官兵们就在救生衣上写下生死状,用血与火彰显了铁血劲旅的时代风采。一同抢险的河工和民工都说,每到最危险的时候,总是解放军冲在最前头。

     

        军爱民,民拥军。在最艰难的时刻,开封市也不惜一切代价,打破黄河夜不行船的千年古训,组织人员冒着生命危险给前线的将士们送去各种急需品,有力保障了后勤供应。

     

        而今,站在军史馆里,我又想起了香酥温热的黄桥烧饼,想起黄河决口处的那一排钢管,想起我们曾经一起战斗过的35号坝。那情,那景,那人,都融进我的血液里,烙在我的脑海中,让我铭心刻骨。

     

        (作者:刘海潮)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