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魅力泉州激荡新活力

    作者:本报记者 刘坤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9日 07版)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这样写道:“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泉州,古称刺桐,因满城遍植刺桐而得名。千年刺桐花,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福建省泉州市副市长周真平说,泉州在唐朝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刺桐港”更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

     

        今天的泉州,依然保留着大量具有鲜明海上贸易和文明交融的历史遗存,彰显着东方古老海港的风韵。不久前,“古泉州(刺桐)史迹”已正式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历史上,古泉州这座‘梯航万国’的‘东南巨镇’,曾与上百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说,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泉州更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应发挥民间推动作用,在陶瓷、茶叶等“走出去”的过程中,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近年来,泉州积极推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不少泉州企业也在“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提高了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匹克集团董事会主席许景南告诉记者,目前匹克运动产品的海外销售额占比达23%,品牌和文化受到了东南亚、欧洲很多国家的认可,“在参与国际合作中实现了互利共赢”。

     

        泉州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泉州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年贸易总额121.5亿美元,约占全市贸易总量的50.59%。碧海蓝天,古塔巍峨,如今的泉州正激荡着新的活力。

     

        (本报泉州4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刘坤 高建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