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犹太文化的双重“身份”

    作者:阮炜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9日 13版)

        【观点】    

     

        犹太人的成功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犹太人与其他所有民族的一个极大的不同,却鲜有人提及。这就是犹太人与寄居地民族的“共生”现象。

     

    犹太民族的坚守

     

        几乎从一开始,犹太人便不断从祖先之乡巴勒斯坦移居到其他地方,并在不断向外移民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兴旺发达。正是在这点上,犹太人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不同凸显了出来。很多民族移居他乡后很快便顺应了当地人的文化和语言,甚至与当地人通婚,一两代人后便被同化了。犹太人新到一个地方,虽也会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地情况,如采用当地语言,甚至一定程度采用当地文化,但在一个至为关键的方面,却始终不忘其文明“初心”,这就是对信仰以及对相关习俗、节日和禁忌的坚守。无此坚守,便不是犹太人了。

     

        甚至可以说,犹太人对一个无形无相、唯一并排他的神的至为坚定的信仰,与他们不断往外移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在不断迁徙、寄居所导致的不确定状态中,只有在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形下,才有必要也才有可能发展一种异常强烈的信仰。

     

        事实上唯一神信仰是在“巴比伦之囚”以后,才在犹太人社团中最终取得主导地位的。这不仅表明犹太人的宗教信仰跟他们的寄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也表明犹太人的文化身份是在寄居中成长、变化的。

     

        在巴比伦之囚以前,犹太人之间仍盛行偶像崇拜,在希伯来圣经中,先知们严厉斥责同胞中那些搞偶像崇拜、霸人田地妻女的不义之人。可既然被囚,要想在异族统治者面前大张旗鼓地祭拜自己的神,是不大可能的。要祭拜,也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要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保族保种,非得坚持并发展原有信仰以加强民族凝聚力不可。一种严格非偶像的、排他的、只在族群心灵深处存在的宗教观应运而生。

     

        如果有一个固定的、领土意义上的祖国,不仅有充分的自由,也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古代犹太人的偶像崇拜也许会保留下来。可当他们寄居他乡时,特别是当他们是一个弱势民族、一个被囚的民族时,就不可能大张旗鼓地进行偶像崇拜了。所以,最后只有民族心底里的神才是唯一真神。

     

        回头看,正是在“巴比伦之囚”时,犹太人才加强和加深了信仰,强化了其唯一神观。这种强化了的唯一神观显然起到了凝聚犹太共同体的作用,使其在时运好转之前不仅没有沦落,反而变得更加坚强。

     

        当然,过于强烈的唯一神信仰并非没有问题,即具有这种信仰的人或多或少表现出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唯独自己掌握了终极真理,其他信仰都是错误的,甚至是邪恶的。这就很容易引起信仰者与非信者之间的矛盾,甚至很容易在信仰同一个“真神”的族群内部引发矛盾和冲突。

     

    并非“纯粹”的文化身份

     

        问题是,因长期寄居在其他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地方,长期与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亦即“共生”,犹太人不可能不受到寄居地人民及其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犹太文化的同一性也不应完全以犹太教和相应文化来界定,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应该以犹太人与寄居地民族所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来界定。

     

        犹太人虽有强烈的“犹太性”,或者说犹太人身上虽有底蕴深厚的犹太文化特质,但他们最终表现出来的文化品质,却无可置疑地具有犹太文化和寄居地文化的双重属性。换句话说,长期以来犹太文化的同一性已经与寄居地当地人民的文化的同一性合而为一,不可分割了。犹太人有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摩洛哥犹太人、西欧犹太人即阿什肯纳兹人、东方犹太人、塞法迪姆人,还有东欧犹太人、德国犹太人、俄国犹太人、美国犹太人。别小看这些术语。它们本身便表明,犹太人的文化身份并非那么“纯粹”。我们几乎找不到不寄居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有吸收当地文化的犹太人。长年累月居住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不与当地文化“共生”,形成一种兼具犹太和当地要素的双重文化身份,是极蹊跷的。

     

        也应当注意,不同地区的犹太人之间的差别之巨大,完全不亚于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的差别。比如俄国犹太人到以色列后,发现与当地犹太人之间很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无论是俄国犹太人,还是较早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都是白种犹太人。还有黑皮肤的犹太人,他们是公元前722年亚述人打败犹太人以后流散出去,辗转流落到非洲东北部的,或者说他们是那时流散到非洲东北部的犹太人的后裔。他们的长相跟埃塞俄比亚人没什么两样,最近一二十年才终于回到其“祖国”。好在以色列国家政策并不以外貌或身体特征来区别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经专家论证后,已被正式接纳为以色列公民。

     

        因长期寄居世界各地,犹太人的文化已是混合的产物。这意味着,现在已找不到一种纯粹的“犹太文化”,也找不到一种单一的犹太文化身份。在某种意义上,虽然可以说,全世界犹太人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信犹太教,但这一判断大体上只适用于18世纪中叶以前。之后,大量犹太人,尤其是欧美的犹太人变得越来越自由化或现代化,除了其犹太血统外,在其他方面,已与一般西方人没有什么根本区别。

     

        从目前情况来看,只有较为传统或保守的犹太人还信“原汁原味”的犹太教,定期上犹太教堂做礼拜,并且保留了相应的习俗、节日和禁忌。相比之下,“与时俱进”即现代化了的犹太人——如马克思、弗罗伊德、爱因斯坦、托洛茨基、基辛格、巴菲特、格林斯潘等人——不仅数量多,而且影响力大,绝不是传统犹太人所能比拟的。

     

        恰恰是现代化了的犹太人已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杰出代表,甚至可以说,现代西方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来界定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犹太文明由于其不断播迁的特点,远不是一个单质的文明。事实上,全世界犹太人——包括最保守的犹太人——文化身份都是双重的,其所体现的文化都是犹太文化与寄居地文化“共生”的结果。

     

        (作者:阮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