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者说】
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马大正先生的新著《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学界尤其是中国边疆学界值得重视的事。本书在手,百年中国边疆研究、探索全貌就可稔熟于胸。
本书《前言》说:“本书追求的目标有三:一是尽可能多地提供中国边疆研究成果的信息;二是尽可能地描述中国边疆研究发展的演进历程和趋势;三是试述中国边疆学构筑的学术思考和当代边疆研究者的历史责任。”通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到,本书圆满地完成了著作追求的三个目标。具体而言,本书承担了如下几个功能。
第一,提供了大量中国边疆研究成果的信息,并适时给予评介。
本书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学界有关三次研究高潮及所关注的一些具体问题,如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演进、中国边疆和疆域的发展阶段、发展大势及历史特点,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和百年探索,古今治理边疆的理论、政策、策略及其经验教训,近代以来中国边患与陆地界务等问题,均一一加以深入、细致的解读、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例如,马大正认为:“综观60年来中国海疆史研究发展的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学术成果丰硕,学术体系薄弱;专题性研究突出,系统性研究欠缺;史实类研究显著,理论类研究滞后。与中国边疆史其他学术领域的理论研究相比较,中国海疆史的研究可谓任重而道远。”这种评论真可谓一语中的。还需指出,本书对中国海疆史和新疆考察史研究的介绍和解读,不仅对推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进一步丰富两学科的学术内涵有重要作用且具现实意义,而且对各级领导的决策和管理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第二,详细而准确地描述了60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发展的演进历程和趋势。
马大正认为,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中国边疆研究是中国边疆研究中的第三次研究高潮,是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百年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一次高潮,是在嘉道时期“社会发展和学术发展的交相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在嘉庆尤其是道光后期边疆危机所导致的国家危机和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关头,嘉、道、咸三朝边疆研究出现了一个兴盛时期,即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兴起。此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研究边疆政治、历史、地理、民族、文化、军事、域外的专家,编著了许多不朽著作,但主要反映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状况,对有关中外边界及密切相关的域外问题少有关注。
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重,中国边疆研究者自觉地融入现实社会之中,承担起社会和历史的责任。如马大正所说,此时期的边疆研究“正逐步演变为一门发展中的现代边缘学科”。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在不同范围、层面上,以不同视角、方法从事边疆史地、边界沿革及边患、边疆社会与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出现了众多研究群体、刊物,撰写了大量著作、论文、考察报告、游记等。一些大学还适时地成立了边政学系,使边疆研究向纵深发展。特别是著名学者吴文藻先生关于“边政学”的提出,成为本次高潮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但研究的范围自然还是没有摆脱“拓荒”的范围。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边疆研究依然步履艰难曲折,直至1983年后,在马大正等一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中国边疆研究中心采取各种措施,终于掀起、促进了第三次中国边疆研究高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仅研究近代边疆问题的狭窄范围,开始形成了以中国古代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沿革史和中国边疆研究史三大研究系列为重点的研究格局,促成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大发展;二是突破了史地研究的范围,将中国边疆历史与现状相结合,形成了成果众多、选题深入、贴近现实的特点。
第三,介绍和论述了学界构筑中国边疆学的学术思考及当代边疆研究者的历史责任。
在中国边疆研究第三次高潮中,学术硕果累累,学术内涵及外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也有了深厚积淀,这就必然要呼唤一门新的学科——中国边疆学的诞生。我们现在高兴地看到,《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的出版,成功地完成了当前构筑中国边疆学的一项基础性学术工作。
在本书中,作者对学者们所探讨的中国边疆学名称、定义、研究对象,中国边疆学体系的框架、组成部分等问题,并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多样的民族和中国边疆地区各种矛盾的普遍性尤其是从更宏观的角度阐述中国边疆的特殊性,已成为中国边疆学中的重要理论内涵,均一一作了详细介绍、解读和评价。
在本书中,作者也介绍了自己近几十年来参加的科研实践、发表的大量学术论著,以及为构筑中国边疆学所提出的学术思考要点,从中可以看到,马先生对中国边疆领域和中国边疆学的许多重要问题与热点、难点问题的精辟论述,以及提出的许多独到、卓有成效的观点和意见,对于边疆区域研究的发展和中国边疆学的建设具有指导性、建设性作用,马大正的确应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实现“两个突破”的率先垂范者和中国边疆学创立与建设的拓荒者。
在中国边疆学的构筑中,中国边疆学的框架是极为重要的工作,许多学者为此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有价值的意见。其中,我认为作者的意见最值得关注、思考。他按照学科门类研究古今贯穿、边疆理论研究先导、基础研究与现实的应用研究相结合的三原则,将中国边疆学分为中国边疆历史学、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国边疆经济学、中国边疆人口学、中国边疆文化学、中国边疆地理学、中国边疆民族问题研究七大部分。这种观点也是符合中国边疆学科发展趋势的。这里,我觉得再增加中国边疆教育学、中国边疆域外交往学(史),更符合马大正阐述的中国边疆学的学术功能。
本书写作方法上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内容环环相扣,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内容广泛而丰富;三是本书信息量特别充足,充分显示了作者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的优良学风,以及为研究中国边疆、构筑中国边疆学竭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智慧,值得学界和读者敬佩和学习。
(作者:李尚英,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