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古韵】
一个地名,带着一个“仙”字,总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京杭古运河畔的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别名“仙潭”,就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千年古镇。
古镇不大,走遍也就一个小时。“新市”之名,源于1700多年前的一场连绵阴雨,那场雨使得今天新市西边的陆市泛滥成一片汪洋,居民纷纷往东迁移,渐成集市,因是新徙而成,故取名新市。
俯瞰古镇,大运河穿镇而过,水乡特质格外明显。全镇被水分割为18块,72座拱桥把古镇连成一片,36条特色里弄贯穿全境,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诗意画卷。
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因水成景。离镇中心不到百步的老街西河口,是古镇历史的一段浓缩。在这条千米长的老街上,石库墙门古朴凝重,民居砖雕精美细腻,防火墙设计独特,更有依水而建的街楼,清末民初的建造风格赫然入目。
徜徉于此,一边是白墙黛瓦,一边是小桥流水。脚下间隔10米就有一个坚固的河埠头,相隔1米就有一个石环作为泊舟之用,昔日商贸之繁华宛在眼前。市河之上,“望仙桥”“会仙桥”“驾仙桥”等座座以“仙”取名的小桥,与两边廊柱上的红灯笼,相映成景。途经此处的行人停下脚步,纷纷掏出相机手机,定格留影,构成了另一道风景。
大小的河道将数以千计的民居隔于两旁,站在窄窄的石拱桥上,尽览桥下厚而不腻的流水,顾盼枕水毗邻的古旧民居,明朝刘璟游新市的情景仿佛映入眼帘:泽国鱼盐一万家,从来人物盛繁华,青衫云鬓能摇橹,白苎冰肌解踏车。比屋傍河开市肆,疏苗盈野间桑麻,吴喻一曲随风度,荡漾河光映晚霞。
正是因为这样的韵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与上海的电影制片厂,不约而同先后把茅盾名著《林家铺子》《蚕花姑娘》的外景拍摄地放在这里。一个小镇,两部电影,这样的“待见”让当地人感到自豪,津津乐道了好长一阵子。然而,在新市人看来,拥有悠久历史的蚕花庙会,显然更能展示他们的文化与成就,唤起古镇的热闹与乡愁。
就在我们漫步古镇的当天,恰好赶上了今年的蚕花庙会。万人瞩目下,七位海选出来的“蚕花姑娘”,坐在大花轿上沿街巡游,举手回眸间,一把把粘着蚕花寓意丰收幸福的糖果沿街抛撒,十里长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捡拾到糖果的,一年好运相陪。”听到这里,同行的朋友赶紧伸手接喜糖,引得同伴们大笑。大家满面春风,摩肩接踵,紧随花轿,全无劳累之感,浓情盛景,久久难忘。
除却这个江南盛会,水乡古镇最令人流连的,是这里淡淡的悠然和宁静,以及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宅老巷子中等待被倾听的故事。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在西河口北的一段墙面上,画着从古镇走出的近百位达官显贵、书画大家等名人。他们的故事藏于沿街的木雕馆、文史馆、民间艺术馆等展馆中。而书画遗风,更是如水乡涟漪,一层层弥漫在角角落落,随便推开一户老宅,就能看到或老或幼,在专心习书作画。
历经千年的滋养,闲适的新市人,将舌尖与筷子的文化演绎得炉火纯青。“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成了古镇人的自豪。走在小弄里,不时可见门前摆个煤炉的人家,做着各色精致的点心如茶糕、梅花糕、小笼汤包,轻烟氤氲中,点心的香味溢满弄堂。来的食客,都是熟人,坐在板凳上,边吃边聊着家长里短。
而眼花缭乱的诸多精致饮食中,羊肉面一定是吃不厌、尝不尽的特色美食,如今已是当地百姓每天早点的“标配”。慕名来到西河口的羊肉面馆,服务生告诉我们,吃羊肉面,应是先喝一口醇香的新市黄酒,再吃一口热腾腾的羊肉面。酥而不烂、肥而不腻的羊肉一入嘴,香溢齿间,和着黄酒味的面条入肚,胃里顿时暖流腾起。
每天的生活居然在如此滋润中登场,难怪上海和杭州的食客,会开着车从高速公路上闻香而来,为的就是到古镇尝一碗羊肉面。
这些年,少了些商业气息,多了份本色质朴的新市古镇,越来越被游人喜欢。“天生丽质”的古镇也在白墙黛瓦、摇橹推桨间寻觅着新的发展方向,诠释一个属于新市的“小城故事”。
为了有别周边兄弟古镇的旅游风格,“我们结合美丽城镇建设,通过对古民居的修缮、改建,使古镇更显古朴,更具人文美感。”在德清县副县长、新市镇党委书记姚夏林看来,这不仅能促进旅游业的兴旺,还能为新市城镇化建设引资、引智,并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古镇的开发改造,打造出“运河古镇、海派水乡”的韵味。
时代变迁,城镇发展,古镇残存原始风貌也许会逐渐消逝,但生活在这样一个小桥流水与吴侬软语相间的古镇里,一碗羊肉面,一壶老黄酒,几处白墙斑驳,数缕人间烟火,美极,足矣!
(本版照片选自光明图片 摄影:谢尚国 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