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5日 星期六

    莫让“绝活”变“绝唱”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5日 05版)
    58岁的工艺匠人徐成顺在制作一把以“G20”为主题的紫砂壶。孙伊豆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莫让“绝活”变“绝唱”·关注传统工艺振兴】  

        花丝镶嵌、景泰蓝、象牙雕刻、玉器制作、雕漆、手工地毯、刺绣、金漆镶嵌……对这些概念不少人感觉很陌生,可它们都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绝活”。然而,受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很多用传统工艺打造的东西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那些传统工艺也随之失去用武之地,曾经的“绝活”有可能从此成为“绝唱”。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这为传统工艺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契机。《计划》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贯彻实施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但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传统工艺一定要再次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才能真正获得第二次生命。

    1.以改进设计改善材料为新生点

     

        天然草纤维编织技艺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其制品的品类包括筐、篓、簸箕、提篮等生产用品,门帘、地毯、炕席、坐垫等生活用品,桌椅、家具、壁挂等家居饰品,以及箱包、鞋帽、首饰等服装服饰。

     

        “可是,现在大多数草纤维制品依旧是对古作品进行的复制,没有与当代的社会生活环境进行融合,也与当代家居风格相抵触,缺乏适应现代应用的创新设计,制约了传统草纤维编织技艺的发展。”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米琪说。

     

        草纤维制品技艺如何重新引起现代人的兴趣?米琪认为,可以在创新实践中尝试从色彩运用、材料组合、图案装饰、风格创新等方面,为天然草纤维编织赋予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技术是传统工艺的本质,设计是传统工艺的外形。改进设计,几乎是传统工艺振兴不容回避的问题。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举了个丝绸的例子。丝绸织造,是古代丝绸生产中最复杂的步骤,其技术包括所有丝线的加工和准备,织机的打制和装造,穿综以及丝丝入扣,是织出不同品种和花样图案的必要条件。织机上的花本编结,不光是技术,更多的是设计,要按照当时的流行纹样设计适销的花色,才能最终形成有故事的元素文化,继而吸引人关注。

     

        除了设计,一些传统工艺要存活下去还必须改善使用的材料。比如,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要想继续从事牙雕工作,恐怕只能寻找替代材料了。

     

    2.以创新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切入点

     

        传统技艺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人们通过双手,将生活中的智慧凝结在一件件的器具和工艺品中。随着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工艺得到了升华与传承。

     

        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汪大伟看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如果像文物一样放进博物馆保护起来,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因此,传统工艺的振兴要以创新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切入点,并通过挖掘属地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文化境界,增加文化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来实现。

     

        青年工艺美术家、汉绣大师杨小婷是一位70后。近些年,她不仅在思考如何提升绣工技艺,更在琢磨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汉绣与生活相结合。为此,她带领一帮汉绣弟子,推出了精致的汉绣婚纱、礼服等高端系列,让汉绣“走”上T台,成为“行走的艺术”。此外,杨小婷还办起了“汉绣与珠宝的融合”专题讲座。“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新鲜的东西,汉绣婚纱、汉绣时装的出现,正符合她们展现个性,想追求不同生活品质的理念,这样自然可以为汉绣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杨小婷说。

     

        紫砂壶曾经十分“高大上”,一把精品壶可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江苏宜兴的丁蜀镇进入家家户户做紫砂时代,这与原先以出精品为主、制壶大师为主的产业模式格格不入,当地人戏称这是一场“紫砂革命”。宜兴市创意紫砂艺术研究院院长周胜敏认为,“正是‘自降身份’,才让紫砂壶技艺和产业真正繁荣发展起来”。“上百万元的精品壶,有几个人能做出来?多少年才出那么一把,这样就不可能成为产业。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对茶壶之类的紫砂艺术品需求直线上升,这种背景下,只有让壶走入寻常百姓家,紫砂产业才能发展,紫砂壶制作技艺才能不断传承发展。”周胜敏说。

     

    3.以激活传统工艺人才创造力为关键点

     

        后继乏人是传统工艺传承面临的最大困难。因此,赵丰指出,传统工艺能否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汪大伟也认为,要增强传统工艺传承人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激活他们的创造力,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传统工艺振兴。他建议帮助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传统工艺人才走进高校,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来开阔眼界、发现自我、树立自信,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技艺。

     

        高校培养出来的传统工艺人才往往缺乏历练,技艺不精,如何进行接续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在进行复评的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关于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项目就有77项。尽管最终能够获得资助的只是一部分,但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的形式,将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传承人、年轻的传统工艺人才以及相关的传统工艺机构组织到一起,为年轻人提供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不失为一种接续培养的好方法。

     

        此外,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时代,如何利用3D打印等高新技术,以改进产品的形式,降低产品的成本,是传统工艺人迈不过的槛。“我们接触的大多数传统工艺人才,对新技术都十分怵,更别说熟练应用了。”中科数创(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徐丰认为,应该加强对传统工艺人才的新技术培训。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华觉明认为,应该给传统手工艺行业减税降费,“税全免、费大减是可以做到的,这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将是巨大的激励和支持”。

     

        (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