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决战2020】
阳春三月,我们走进位于西南边陲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这里因花山岩画而闻名于世。
2016年7月,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实现了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零的突破,宁明县正处于花山岩画核心区。而另一方面,宁明县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一段时间以来,当地创新“5+1”模式,开展脱贫攻坚战役,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吸引我们前往探询。
“5+1”精准扶贫工程,“5”即把全县划分为蔗区、林区、景区、边贸区、现代农业区等脱贫攻坚“五大战区”,“1”即在全县范围全面推广一个重点扶贫产业——现代生态肉牛养殖业。
甘蔗是宁明县最大的扶贫产业。在当地最大的甘蔗大镇——亭亮镇,数十位蔗农正抓住春耕季节种植甘蔗,十几台甘蔗种植一体机在广袤的田野里轰鸣作业。甘蔗种植大户陆庚发承包了2000亩坡地种植甘蔗,吸收当地15户贫困户以扶贫小额贷款的方式入股,贫困户兼做工人,甘蔗入厂后每人获利一万多元,已顺利实现脱贫。
“宁明县地处丘陵地带,坡地多,水田少,大力发展耐旱作物甘蔗生产是一条适合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当地负责人介绍说,全县甘蔗种植人口近30万人,占总人口的68%,甘蔗种植面积达70万亩。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宁明县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产业化进程,实行“种植大户+贫困户”模式,由大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宁明县是广西林业大县,林地面积达320万亩。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仅八角林就有3万多亩。置身林中,一阵阵八角的清香扑鼻而来,远处不时传来鸡鸣声。场长郭飞告诉记者:“在林下生态放养的八角香鸡肉质香味特别,很受市场欢迎。场内14个养殖点每年上市八角香鸡10万余羽,产值1500多万元。”这些养殖点带动周边村屯100多户贫困群众发展八角香鸡养殖,已有近一半脱了贫。县林业局局长杨文宝说,宁明县正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八角香鸡养殖、中草药种植、养羊、养蜂等林下经济产业,着力带动林区农户发家致富。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宁明花山岩画景区内的城中镇珠连村,不少游客争相抢购当地群众自制的土特产。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后,珠连村借力“花山品牌”,制定了新一轮扶贫开发计划,打造“美丽花山之旅”,在推进旅游扶贫的同时,传统渔猎、古法制糖、民族服饰等民俗得以弘扬。岜荷屯开辟的野生摘作文化体验区,让这里的古骆越文化“活”了起来。
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宁明县推出了景区扶贫战略,全县设立四大景区“扶贫战区”,编制了18个乡村旅游扶贫建设规划,“扶贫战区”内200多户、1000多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进入宁明县最大的林业乡镇桐棉镇,在派时村一片连绵500多亩的林地间,数百头黄牛正悠然地低头吃草——这就是桐棉镇经济能人黄国宏、农凯明的养牛基地。基地成立于2014年,已先后出栏200多头肉牛,收入130多万元。
黄国宏告诉记者,今年基地将利用县里的扶贫好政策,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再引进200头幼牛,并吸引贫困户参与,推行“农户寄养”的形式,把幼牛发放给有意饲养的农户,养成后回收出售,按一定的比例分成利润,从而实现合作共赢,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出一把力。
2017年,宁明县将现代生态肉牛养殖列为脱贫攻坚重点扶持产业,力争全县牛饲养量达6万头。2018年至2020年,全县牛饲养量预计保持在9.7万头以上,生态肉牛养殖业将作为宁明县全面推进扶贫产业开发、决战脱贫攻坚的又一个大动作、大手笔、大篇章。
(作者:周仕兴 周贻刚)
【经验小板报】
宁明县的脱贫攻坚经验有:
一、根据产业布局和地貌特点把全县地域划分为“五大战区”,明确各战区脱贫攻坚时间表、路线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促进区域整体脱贫。
二、根据“五大战区”情况特点,确定发展五种特色优势产业,覆盖全县全部贫困村、贫困户。各乡(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好产业项目,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
三、成立脱贫摘帽破难攻坚突击指挥部,下设六个突击组,有效解决资金整合、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等问题。成立县、乡两级现代生态牛羊养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生态肉牛养殖业。创新实行“一票否决”“红黑榜”通报、电话抽查通报、扶贫成效奖励竞争性分配等“四项机制”,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四、实施“七个到户”工作法,确保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七个到户”即对象识别精准到户、金融支持精准到户、医疗救助精准到户、危房改造精准到户、保障资助精准到户、搬迁转移精准到户、低保兜底精准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