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大观】
正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梦回新安——汪友农中国画艺术展》,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绘画爱好者。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汪友农是一位纯粹的文化人,不炒作,不张扬,他的作品充满文化情怀,他的创作是体现了对生活、审美、文化的独特追求。
坎坷学艺路
汪友农1939年出生于安徽省南陵县一个书香家庭,6岁读私塾,10岁因家境突变辍学。1955年,汪友农考入南陵中学。20世纪50年代初,汪友农经常在假期随在黄山管理处工作的父亲到黄山度假,有幸随“岭南画派”名家黎雄才写生,他的作品入选南陵首届美展并获一等奖。1959年,其父调入安徽省图书馆古籍部工作,与著名女词人丁宁成了同事,汪友农又有机会拜丁宁为师学习古典诗词。
汪友农的绘画创作,早期以人物画为主,关注现实生活,先后创作的中国画有《重任在肩》《护林》《稻是队里的》《迎春》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汪友农的绘画创作开始从人物转向山水。
《重任在肩》创作于1972年,作为年画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幅作品勾起人民出版社编审方国根的回忆。方国根是安徽绩溪人,他对记者说,这幅画当时在安徽可谓家喻户晓,几乎家家贴在墙上。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完整呈现了汪友农一生的创作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说,汪友农的画是纯粹的中国艺术,他的山水画纯正地道,得益于他深厚的传统诗词功底和全面的艺术修养。
汪友农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后来到南陵县粮食局搞宣传,不久被解雇。再后来,汪友农又到南陵新华书店当合同工,其间创作的《哺育》受到著名画家张贞一赏识,招其为入室弟子。
寄情山水之间
汪友农是“新安画派”的一位代表画家。他的画,无论人物、山水、花鸟,深研传统,章法严谨,清新秀雅。
明末清初,徽州(又称新安)画家和寓居外地的徽籍画家善用笔墨,借景抒情。在画论上重视人品、气节,风格上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时人称之为“新安画派”。
1965年,汪友农经张贞一引荐得以拜“安徽五老”之一、画家黄叶村为师。在黄叶村建议下,汪友农开始主攻山水画。他在《瀚墨延年——缅怀国画大师黄叶村》中回忆,自己早年将画稿“得意地呈给黄老师看时,他却说:‘重自然,重复自然不自然。’他的话击中我的习作要害,使我茅塞顿开”。
此前,汪友农的山水画受“岭南画派”影响。在黄叶村的引导下,他开始对“新安画派”传统进行挖掘、吸收,汲取它注重“临”写、力避“摹”描的精髓。汪友农的山水画由此为之一新。
画家、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介绍,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波折,传统中国画开始受到西洋画的冲击,后来又被认为不符合现代潮流而受到批判,汪友农从主题人物创作转向传统的中国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典型个案。
在美术评论家薛永年看来,汪友农的山水画,像黄叶村一样“借古以开今”,大量使用传统的图式,丘壑笔墨,古意盎然,又师法造化,中得心源,从大自然中提炼,意境是新的,气象是新的,感情是新的。
传承创新
吴为山对汪友农的评价颇有见地。在他看来,汪友农身上既传承“新安画派”的风貌,又受到“岭南画派”大家黎雄才的影响,他晚年寓居深圳,潜心创作20年,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中国画创作风格。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对于艺术创新十分有利。对故乡的思念也成为他晚年绘画中常见的主题。“汪友农晚年或画黄山,或画皖南,或画芜湖,或画南陵,虽然未必写实境,但具有皖南山水的秀丽,还有自己亲身经历的雪泥鸿爪,自然而然地注入了深厚的感情。”薛永年说。
《春到皖南》《南陵丫山》《绿到乡间》,这些作品均为汪友农晚年精品,家乡的山水占很大比重。陈湘波认为,汪友农晚年的作品融合“新安”“岭南”两个画派的长处,体现了传承和创新的统一。
2015年,76岁的汪友农病逝深圳。经汪友农女儿、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汪田霖整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汪友农卷》于2016年5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却了汪友农的一桩心愿。此次画展由深圳市文联、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联合主办。4月5日至4月16日举行。
(本报北京4月7日电 本报记者 雷晓斐 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