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实录》记载,明军攻下北京后,不少人把元朝宫中的珠宝进贡给朱元璋,能够得到这么多的珍奇宝贝,朱元璋有些飘飘然。皇后马秀英得知此事后便劝朱元璋:“元氏有此宝,何以不能保而失之,盖货财非可宝,帝王自有宝也。”“妾每见人家,产业厚则骄至,时命至则逸生,家国不同,其理无二,人之常情所当深戒。妾与陛下同处穷约,今富贵至此,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忽?故世传技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荡心酖毒,诚哉是言。但得贤才,朝夕启沃,共保天下,即大宝也,显名万世,即大宝也,而岂在于物乎。”
朱元璋深深觉得皇后马秀英言之有理,便在建朝之初广纳人才、整顿吏治,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惩治贪官污吏,恢复社会生产,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创了“洪武之治”。马秀英可说是一位典型的“廉内助”,她对“才”与“财”的辩证理解尤为深刻,对今人的创家立业、治国理政都有启迪。
“才”,能力也,是将知识或技能予以活化和运用的能力,需要不断学习与造就。“财”,是“才”字旁边加个“贝”,指的是金钱和物资,能够给人带来直接的好处,是人们喜欢追逐的对象。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才”与“财”之间是相通的,“才”是“财”之基,有才的人按照正常的轨迹而运行,终究会拥有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财”是“才”之果,人类的一切财富、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才”的换取或物化。所谓“有才应有财”“财从才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现实生活中“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从事复杂劳动的不如从事简单劳动的”等体脑倒挂和投入产出不匹配的现象,也让有些人认为“才”与“财”是挨不着边的事情,发出了“读书无用论”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叹。还有一些人虽然认同“财从才来”,却对“才”与“财”的要义并没有认真领会与准确把握,一切以一己之私利为中心,不凭诚实劳动谋财,而是挖空心思,极尽所学之知识与技能,巧取豪夺、贪污受贿、坑蒙拐骗。这种人所谋的“财”是伤天害理之财,是坑人利己之财。
重眼前轻长远、重先得轻后得、重钱财轻人才的价值观终究不能长久。通过歪才、害人之才、反动之才获取不义之财、缺德之财,只会为人类所不齿,最终不会有好下场。
其实,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能力和才华才叫“才”,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谋福祉的才,才可称之为英才、雄才和伟才;为求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诚实劳动而得到的报酬方称为“财”,为人类和社会作出贡献而获取应有的回报,才是实至名归的社会褒奖。在崇尚公平正义的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才”与“财”受人尊重、令人向往、备受称赞。现在,有“才”的人不少,有“财”的人也多,问题的关键是,你所拥有的是什么样的“才”,谋的又是哪样的“财”。只有顺应时代发展、合乎社会要求、适合人民期待的“才”,才适应真正意义上的“财从才来”的法则。
古人说,“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人才是国家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有了人才,无可化为有,穷可变成富,弱可转为强,后可赶上前,以自有的“才”而谋取外来的“财”。而一个有朝气、有活力的国家和民族,也必然唯才是举,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让真正的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活得尊严、过得体面。
(作者:肖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