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溯源·南坪曲子】
四川九寨沟的春天来得有些晚,残雪萦绕在山巅将绿色掩藏。游客尚未大量到来,秀美沟谷有些寂寥,而这正是唱南坪曲子的好时节。
每到这时,九寨沟县永丰乡下寨村的马贵蓉便会呼朋唤友围在火炉旁,熏热咂酒,拨响三弦南坪琵琶,高兴的时候,筷碟甚至板凳桌椅的敲击之声都会成为曲子的伴奏,随曲子的婉转高亢,一唱一宿。
家族传承唱法
见证地域融合
对于马贵蓉来说,唱南坪曲子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生命基因。小时候跟着妈妈上山干活就唱歌,而今4姐妹个个都是曲子高手。
据说,永丰乡是南坪曲子的发源地。永丰乡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唱南坪曲子。对南坪曲子起源较为一致的说法是:南坪曲子始于清朝中期,在九寨沟县流淌了数百年。
九寨沟县原称南坪县。九寨沟县志记载,早期的南坪被称为“扶州城”,老扶州城因匪祸及洪水被毁,另选城址于扶州之南、西山之麓的南坪坝,至1729年筑成。1953年建立南坪县,1998年更名为九寨沟县。
九寨沟地处川甘交界处,从青甘方向过来,翻越弓杠岭即到达川西北重镇松潘,进而进入成都平原;顺白水江而下,可到百里外的陕西或四川广元。九寨沟文化研究者田瑞泽认为,正是这样的便利,让南坪成为汉族与藏羌等民族交融的地方,各地的文化、民间音乐也自然进入南坪,南坪文化呈现不同于陕甘、不同于四川的特色。
清末民初是南坪曲子形成壮大的重要时期。田瑞泽考证,清廷曾对九寨沟县进行征剿,其后便鼓励开户和移民,从而形成两次移民涌入的高峰。长期的藏、羌、回、汉等民族杂居,促进了南坪曲子的发展,也使得南坪曲子从一开始就成为地域文化融合的见证,民族音乐交汇的瑰宝。
其后,外界高速通达、高铁密布,九寨沟丧失了便捷之利,从交通要道变为闭塞之地,曲子亦百年不变,发音、唱腔、唱词等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保持古风特色
媲美经典民歌
南坪曲子有成百上千首,过去它们大多没有文字和乐谱记载,全凭民间口耳传授。山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弹起三根弦的琵琶,使用当地方言唱曲,气氛十分热烈。唱曲子,形式多样而灵活,可独唱,也可多人弹唱、对唱、合唱等。
九寨沟县志记载,20世纪50年代,音乐工作者进入九寨沟县,整理出部分南坪曲子,由南坪曲子中花调《采花》改编的《盼红军》唱遍大江南北。2008年,南坪曲子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寨沟县也因此有“民歌之乡”“琵琶之乡”之誉。
南坪曲子可分为花调(亦称花曲子、小调)和背宫调两种,一直保持着古色古香的民歌特色。有研究者认为,南坪曲子是明清小曲的变体,深受甘肃民歌,特别是花儿的影响,至今仍保留不少甘陕、西北方言。同时,部分唱腔还与山西兴县昆曲的本调等十分接近,甚至能找到秦腔的影子。
研究南坪曲子50年的九寨沟人田种德认为,南坪曲子的艺术高度,尤其是其中的对唱完全可以和《刘三姐》《五朵金花》等经典民歌相媲美。
琵琶独具魅力
传承延续活力
在南坪曲子的弹唱中,弹和唱凸显不同的韵味。弹唱所使用的乐器独具特色,以碰铃、磁碟、四叶瓦、三弦、琵琶等组成。碰铃、磁碟就是日常的碗碟器具,而四叶瓦、三弦与世面销售的乐器相同。唯独琵琶,有其独有的制作方式,南坪琵琶的制作技艺也是一项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玉平是南坪琵琶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他的手艺来自父辈,小时就在父母的琵琶作坊里帮忙。在他看来,南坪琵琶的制作与演奏都有其特别之处。
南坪琵琶的造型独具一格。普通琵琶背板拱形,而南坪琵琶则是平的。南坪琵琶状如女体,瘦长精致,其琴头、琴颈、弦轴、相、品等也仿人体比例。普通琵琶四弦四音,而南坪琵琶三弦两音,故有“中指不按弦”之说。普通琵琶通常竖着怀抱弹唱,而南坪琵琶则通常为横弹。
刘玉平制作琵琶,仍然坚持全手工打造。他首要的工作是选料,料以椿芽树为最佳、音质最好,其次是椴木,而核桃树则花纹最生动、最漂亮。木料生长在阳山、阴山,是树的第几节等对音质都有影响。木料备齐后,刘玉平就开始了漫长的精雕细琢。
一把好的南坪琵琶,可以传承上百年。刘玉平一年顶多制作几十把琵琶。能制作南坪琵琶的,九寨沟县仅仅剩下十几个人。已过花甲的刘玉平一共培养了4个徒弟。
刘玉平特别希望把南坪曲子的演唱、南坪琵琶的制作等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有专门的展示表演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南坪曲子。
现在南坪曲子的弹唱已经进入九寨沟中小学的乡土教材,这一民族文化交融的活化石,还在迸发着活力。
(本报记者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