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31日 星期五

    扶贫,文化产业能做什么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31日 07版)

        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却被贫困包围,在一些地区,“富饶的贫困”依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依托其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优势和特色,把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与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取得了成效。

     

    扶业:激活特色文化产业

     

        过去,贵州仡佬族的传统习俗“高台舞狮”只在春节或重大喜庆日才舞狮助兴,现在,仡佬族高台舞狮罗仕海班底成立了演艺公司,常年演出,成功完成非遗项目的市场转换,让一部分村民有稳定收入,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像“高台舞狮”一样,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部门选取傩技表演传承人杨先令班底,整合“抱蛋”“打篾鸡蛋”等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造特色“仡佬绝活”表演,实现常态化演出。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职业化,使群众创业兴业的热情高涨,一大批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务川非遗类小微文化企业和个体户注册数量超过110家。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认为,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产品转化,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方式,兼具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生态涵养和文化扶贫等多重意义。

     

        “对于有丰富文化资源的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是一种见效较快、发展较好的方式。”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意中心教授齐勇锋认为,贫困地区开发以独特文化资源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具有产业能耗低、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群众参与性强、投资见效快、资金回收周期短等特点,是可以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的低碳绿色产业。通过特色文化产业精准扶贫,贫困人口不仅可以继续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出等第三产业,有利于调整地区产业结构,提高收入,推动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改善生活,防止脱贫之后返贫。

     

    扶智:找到撬动产业的支点

     

        没有大拆大建,保持了关中古朴的街道和流水环绕小镇的格局;让游客能品尝茯茶酸奶、茯茶米酒、茯茶鸡等特色小吃,还能走进其貌不扬的茅草铺子参与古老茯茶的制作……在陕西泾阳永乐茯茶小镇,引入资本,打造泾阳茯茶文化产业链,形成高端可览、可游、可玩、可居的田园景观和集生产、展示、销售、休闲于一体的茯茶文化产业综合体,让村民家门口就业,农民变为居民,带动增收、脱贫致富。尝到甜头的村民们,自觉挖掘文化,纷纷推出自家的拿手菜和茯茶制作工艺,挑动了游客的味蕾、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全方位感知昔日“茶马古道”的繁华。

     

        “有了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共识,还要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路径。”武汉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认为,文化丰富、经济贫困的地区主要缺乏两个因素,一个是资本、一个是创意,就像一个跷跷板,必须找到支撑点,才能够撬动起来。怎样找到这个支点,需要智慧和创新。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的过程非常复杂,一定要认真分析当地的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要集中创意、科技、故事、模式四个要素,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形成特色文化旅游、特色民族工艺品和特色节庆演艺活动等具体产品和服务,让游客“玩得尽兴,吃得特色,住得惬意,看得过瘾,带得回去”。

     

        “特色文化产业精准扶贫分为文化旅游模式和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精准扶贫的模式。”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蔡尚伟教授将文化旅游模式又划分为三种类型:以特色民族文化为核心,旅游景点为载体;以农耕文化为核心,乡村娱乐体验项目为重点,特色农家乐为载体;以文化旅游景观打造为亮点,特色农旅产业结合为核心。

     

    扶志:实现从自卑到自信的精神转变

     

        陕西省安塞县发挥当地文化优势,定期举办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等培训班,免费培训贫困群众,帮助贫困群众“吃文化饭、走致富路”。“贫困时抱怨生长在这里,可现在致富后,为生活在这片独特的土地上而自豪。”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王长寿研究员注意到,通过文化产业的扶贫,居民最大的变化是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的改变——从自卑到自信。

     

        “不发达是一种心态,文化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根源。”齐勇锋教授指出,贫困地区的长期贫穷使人们把贫困变成了一种无奈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贫穷文化深深烙在他们的脑海之中。贫困地区不仅经济贫困,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文明程度、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往往同样贫困,并在代际和周边关系之间自然传递,形成了一种“文化贫困陷阱”,扶贫就是打断其自然传递的进程。

     

        “一些贫困地方,贫困人口多年来越扶越穷,其根本原因就是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发展信心,‘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认同自己的贫困地位和贫困身份,即‘认命’。”贵州省文化厅厅长徐静认为,“扶贫先扶志”把扶贫工作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转变成一个深刻的文化命题。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进一步指出,扶贫不是给钱做事,真正的扶贫是扶志,让贫困的人们站立起来、走出去,让其对自身的宝藏进行挖掘,让他自己有能力,激发内生性和自发性。

     

        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