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8日 星期二

    创新之途无捷径

    作者:陈晨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8日 14版)

        【财经论语】

     

        有些国产手机,外壳、屏幕产自本土,芯片却靠进口;有些国内生产的汽车,发动机却要靠“拿来技术”二次加工……当前,我国很多产品占据着数量上的世界前列头衔,却在核心技术上普遍落后。

     

        以一组数据为例,目前,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中所占数量仍然不多。

     

        巨大的反差映射出我国制造业品牌建设的欠缺,但若细想,倒不意外,毕竟,缺乏核心技术的困境还未摆脱,又何谈品牌建设?

     

        反观我国的高铁、核电,之所以能成为“国家名片”,在走出国门后赢得来自世界的尊重和掌声,靠的无非是以实力说话的自主创新技术。

     

        然而,创新谈何容易。于是,买买买、抄抄抄,成为一些企业中意的“捷径”。但依靠基于核心技术研发的自主创新还是依靠进口或“山寨”,这道选择题绝不只是简单的企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它关乎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产业存亡。

     

        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技术创新,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可以借鉴,可以学习,但最终还是要靠脚踏实地的精神和干劲进行攻关和研发,这就要求研究人员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初心和耐力。

     

        说起“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赵忠贤院士的一段话值得研究人员深思——

     

        “我们口袋里装着许多把钥匙,同时还在不断地制造出新的钥匙,而只有其中一把能够开启科学之门。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懈努力,制造、修改每一把钥匙,直到打开这扇大门。也许,此前试验过的那么多钥匙都失败了,于是有人选择了放弃——但谁又能肯定,接下来这把钥匙不会解开未知之谜呢?” 

     

        在技术创新领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的道理更显深刻,太注重成果而不专心过程,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做研究,实在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技术创新不走捷径,要靠创新者的初心和情怀,更要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导向,为科研人员和企业营造勇于创新的环境。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试想,投入大量资金、坐了多年“冷板凳”好不容易孕育出成果,激动的心情还未平复,一夕之间就看到复制品满天飞,企业和技术人员会是何种心情?他们是否还有动力再进行创新研究?因此,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至关重要。此外,政府还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形成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唯此,技术创新才能走上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才能更加强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