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迎来好消息:兰考脱贫了!
3月27日,河南省举行兰考县退出贫困县新闻发布会,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成为河南省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经核查评估,兰考县综合测算贫困发生率1.27%,符合贫困县退出标准。如今,作为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兰考处在稳中求进的新方位。
三年脱贫,回答“兰考之问”
地处黄河奔流入海前最后一道湾的兰考,历史上饱受黄河泛滥之灾,特有的自然灾害条件,让这里成了新中国贫穷的样本之一。1962年冬天,在灾害最严重的关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来到了兰考,带领全县人民治理风沙、盐碱、内涝,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除“三害”。然而,栽下的泡桐尚未长大,焦裕禄却积劳成疾于1964年5月14日与世长辞。
焦裕禄同志壮志未酬,焦裕禄精神激励着兰考人民继续奋斗,改变贫穷面貌。据《兰考县志(1999年版)》记载,1989年,“三害”得到全面治理。昔日“一见风沙起,户户把门关”的兰考,已形成林在田边,粮在树旁,农林结合,林茂粮丰的新局面。
兰考曾经贫瘠的1116平方公里大地,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释放出从未有过的活力。未来发展可期,“兰考之问”也不容回避:为什么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经济仍比较落后,10万人没脱贫?
2014年,兰考县委、县政府郑重作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
跨越性的历史巨变,书写在兰考大地上,显现在农家院里。葡萄架乡赵垛楼村年富力强的赵振德加入了村里人翻盖新房的热潮,与妻子一起烧了砖备足了料盖起三间新瓦房,伴着改革开放的春潮,抱着聪明伶俐的儿子赵丹住进新房,未来的美好日子充满希望。
挡风沙的一排排一片片泡桐,由“挡风墙”汇聚成“绿色宝藏”。以泡桐为原料的木加工业历经岁月沧桑和市场洗礼,一步步壮大为造福兰考人民的第一主导产业。起步于1990年的民族乐器制造,高歌猛进异军突起,到2013年,古筝、琵琶、阮、二胡、扬琴等十多种产品,撑起了第二大主导产业,让兰考成为国内民族乐器三大产地之一。
城关、三义寨、红庙,16个乡镇、街道,赵垛楼、牛场、张庄,450个行政村、社区,焦裕禄同志生前足迹所至的地方,还有10余万群众被贫困堵在家门里,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化为眼见为实的发展成果,锁住贫穷,消除贫困,让贫困群众永远告别贫穷。
使出焦裕禄的“三股劲”
“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谷营镇曹庄村第一书记葛占伟没有把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挂在嘴上,村里发生着的变化却实实在在,贫困户如期脱贫,致富也有了门路。
2015年,河南省1.2万名党员干部作为“第一书记”到贫困村进行2至3年的帮扶,46岁的葛占伟是河南省交通厅下派兰考县5个村的五名第一书记之一。“实施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离不开焦书记的‘三股劲’。”读着焦裕禄事迹长大的葛占伟说。
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身泥。曹庄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85户364名贫困人员,贫困人口占全村比例并不高,但全村几乎没有大有可为的致富项目。
变化始于村内街道硬化、亮化和村内排水设施建设,而人心的改变来自“陈式太极拳”。葛占伟虽然算不上太极功夫高手,但是,通过在村里教授太极拳,他团结起了村里想干事的年轻人,当村里集便民服务大厅、卫生室、老人活动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广场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时,他带领这些年轻人组织贫困群众将村里的污水坑改造成了莲藕池塘,还组织起了两支建筑施工队,全村呈现出不一样的活力。
不能住危房,要有大门和院墙;不能没门窗,要有玻璃和纱窗;不能没家电,要有电视和电扇;不能没家具,要有床柜和桌椅;不能脏和乱,环境要有改变。这“五不五有”,以及“五净一规范”即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规范,是兰考县大力改善兜底贫困户生活条件提振脱贫信心的标准。
兰考县统计局派驻霍寨村的刘银花、崔琛、冯艳敏,被村里群众称为“三朵金花”。这样的褒奖不仅是她们将兰考县制定的已脱贫户、一般贫困户、兜底贫困户的相应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到人,实现了如期脱贫目标,而且,紧盯改善兜底贫困生活条件提振脱贫信心的标准不放松,面对面督促,一遍遍动手示范。
兰考脱贫的实践,不仅唤醒了干部群众骨子里的干劲,也锤炼了队伍,肃正了作风,兰考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从2014年起,兰考又抽调345名后备党员干部充实到115个驻村工作队,做到了150个重点项目、115个贫困村、45个软弱涣散村、6152户贫困户全覆盖。
从“一个县”到“一座城”的转变
9米高的不锈钢旗杆上迎风飘扬的国旗,在曹庄村边的田野上分外醒目,旗杆不远处就是郜学亮养的7000多只山东白鹅,接续不断的鹅叫声,让寂静的田野生机无限。
44岁的郜学亮仍然使用着两个山东临沂的手机号,经过多年打拼,他在临沂有了自己的加工厂。去年,他毅然卖掉加工厂回到村里养鹅,成立了学亮种植养殖合作社,带动10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
杜寨村32岁的张贵玲与丈夫一起到珠海、昆山打工,家里实现脱贫,听说乡政府出资统一兴建塑料大棚发展哈密瓜,她回村率先承包了四个大棚,仅种了一季反季大棚蔬菜就收入3万多元。
“我们村原来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人均收入突破了9820元,集体收入达到了16万元,村党支部正带领全村人撸起袖子干,努力奔小康。”仪封乡代庄村村支部书记代玉建自豪地说,两年前,代玉建响应在外务工、有技术有头脑的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回到了离别多年的村庄。
“光脚穿上鞋容易,关键是以后的路怎么走。”在兰考的乡镇和村庄,令人欣喜的是,有了政策保障和精准落实,精准脱贫并没有止步于将政策红利“吃干榨净”,一批可行的项目和可持续的产业加速推进,正在走向县、乡统筹一村一特色,脱贫与致富呈现无缝衔接的良好态势。
当年,城边光秃秃的沙丘上修建的焦裕禄烈士陵园,今天已经绿树成荫。两年来,兰考围绕从“一个县”到“一座城”的转变,大力实施了“四纵六横”产业廊道工程,加大投入营造全县“半个小时交通圈”。
依靠改革,兰考着力将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目前,总投资100亿元的恒大家居联盟产业园项目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以产业聚集区为龙头、一乡一业布局重点乡镇、骨干企业支撑产业覆盖示范村,特色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致力于新型城镇化体系,兰考中心城区正在变大变美,四个中心镇也确定了特色目标,美丽乡村已起步。正如郑徐高铁开通将兰考带入了高铁时代,兰考1116平方公里大地也正在步入新时代。
面对“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庄严承诺,如期脱贫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兰考找到了脱贫之后的新方位,继续稳中求进,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县域治理能力,更好地做到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本报记者 崔志坚 本报见习记者 刘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