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

    把旅游的“金水银水”引上山

    ——四川省剑阁县脱贫攻坚纪实

    作者:郭勇 周官正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6日 11版)
    剑阁县新貌。 武丕星摄/光明图片
    蔬菜采摘园。本报记者 周官正摄/光明图片
    收获棒菜。本报记者 周官正摄/光明图片
    剑门关土鸡。杨晓华摄/光明图片
    在剑山下耕作。蒙立波摄/光明图片

        【脱贫攻坚决战2020】

     

        初春时节,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焕发着不一样的生机,县内北庙乡明兴村的40亩羊肚菌在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的照看下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将是村里贫困户的一笔新收入;剑门工业园区内兴能新材扶贫车间里“叮叮”作响,30名贫困户不仅挣了钱,还实现了技术脱贫;曾经的剑门关山区已变成了国家5A级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一边数着钱一边看着门口的“车海”“人海”……

     

        位于剑阁境内的剑门关,早有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代言。2015年7月20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两年的票务收入非常可观。

     

        桂花村是剑门关镇上的贫困村,山下游客如织,村中的贫困户却不少。如何把旅游产业的“金水银水”引上山?村民们一合计,决定让农业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如今全村成立“蜀道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40余亩,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引来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现在村上已经开起了7家饭店。71岁的贫困户杜贵明和老伴刚在合作社领了5700元的工资,在他家,我们看到新买的火炉子上,烧水壶是新的,一旁摆着给火炉子锯柴块的电锯也是新的。

     

        “旅游让剑阁政府和群众双赢,也如期撬动了剑阁县域经济的发展。”剑阁县县长张世忠说,“旅游是一个富民产业,政府收益是小头,群众受益是大头。”剑阁境内的剑门蜀道沿线、剑南公路、剑金公路车流不断,游客络绎不绝,化林村、鹤鸣山、拦马墙、五指山等乡村旅游火爆,剑门关景区周边、新老县城及其间的客栈每到黄金周天天客满。剑门关豆腐干、剑门关酒、剑门关茶叶、剑门关火腿、剑门关土鸡、剑门关牛肉、剑门关拐杖等土特产供销两旺。

     

        带动剑阁发展的大产业还有剑门土鸡、烤烟、果蔬等产业链。在这些产业链上,包括精准扶贫对象在内的广大群众成了产业工人。

     

        剑阁县盐店镇五指村鑫楠公司的有机蔬菜园里,两位村民正在收获包心白菜。五指村支部书记李永清说:“土地已经流转出去了,群众这是在打工挣钱,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全村已经种植蔬菜600余亩。”李永清说,这些企业的引进,正成为全村脱贫解困的“小马达”。我们在蔬菜采摘园里看到,新鲜的西红柿正被一个个摘下,这些西红柿当天就要送到成都的超市。采摘完西红柿后,村民又砍起了棒菜,这些菜要同车远送成都。

     

        普安镇剑西村是高山村,缺水影响了村里的发展。如今全村主要发展抗旱蔬菜。贫困户唐明才种了1.5亩西兰花,每亩有5000株,每株能卖3元钱。眼见节日市场到来,他期待着能有一个好价钱。

     

        在汉阳镇的顺风村,山羊养殖成为亮点。村里搞起了“种草肥羊,羊粪肥林”的循环养殖模式。贫困户范清玉最初领养了10只羊,现如今已经出售了6只,圈里存栏15只。按每只羊利润400元计算,范清玉家仅此一项就已收入2400元。

     

        除了全县大产业、村上小企业,村民还主动寻找致富门路。盐店镇拱石村村民王斌每天加工100斤黄豆,将豆腐销售到周边的各大场镇,每天也有200元的收入。儿子王宇和女儿王琳已经能够帮助家里干点农活,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目前,剑阁县已探索出适合县情的条件式、产权式、安居式、中心户长式、反哺式、互助式“六式”脱贫攻坚模式,还走出了一条“接地气”“服水土”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在“六式”模式的基础上,剑阁县又发展出了龙头企业引领式、产业协会助力式、园区带动式三种模式,开启了一条稳固长效的脱贫致富之路,惠及了上万个贫困户。

     

        长岭乡曙光村村民李树平就是很好的创业例子。他本来在西藏打工,在家乡的精准扶贫工作中,他获得了5万元产业启动资金以及10万元无息贷款。他回家支起了23个大棚种香菇,带动5户精准扶贫对象共同奔小康。他本人两年前脱贫,之后年年带动贫困户每月增收2000元。63岁的贫困户李玉军并没有加入合作社,只是到李树平的香菇棚里打工,每天有60元收入,加上喂猪、养鸡的收入,如今他和90余岁的老父亲一起住上了砖房,家里还添置了冰箱。李树平说:“我想要扩大规模,带动更多人致富。”

     

        产业富民增收,就业支撑家庭。从街道社区到千家万户,从农家院坝到田间地垄,如今,剑阁人民在这片土地上有了坚实的脱贫成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