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怎么建

    作者:李浩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2日 11版)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意见》对于高校直面新形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重点要求。当前,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着我们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和融入世界的方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只能积极应对不能被动应付,只能牢牢把住不能放任自流。

     

        互联网时代传播介质、传播渠道、传播载体的多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由现实到网络的丰富深化提供了广阔空间。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的涌现,为大学生分享所需、发表所想、进行思想碰撞、拓展知识广度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发力的沃土。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对高校青年学子的思想产生着一定的扰乱甚至误导作用。如何有效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要深入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在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中,对高校青年学子产生正向影响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用好传统媒体信息来源权威、报道全面客观、学理性思辨性强等优势,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灵活开放、易于传播等特点,着力推进二者在平台和内容上的共享融通,以多样化、立体式、综合性的传播方式,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和巩固。

     

        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与之形成良性互动。是否充分尊重传播对象主体性,能否有效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考量。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单向灌输,不仅收不到预期成效,反而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互联网意见生产与传播的多元交互、主体平等,时刻提醒着教育工作者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关注他们的尊严、人格和情感,激发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对话、讨论、深思、辩难中,明辨是非、融入主流、笃信力行。

     

        要利用互联网手段,创新高校思政理论教学,不断强化思政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在课件系统方面,将影像、图像、声音、文本有机结合,提升思政理论课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加强理论课程的课后互动,充分结合视频课堂、教学直播、课题研究、答疑解惑等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广泛覆盖。主动利用“微信群”“QQ群”等移动交流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任在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把握新特点、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手段真正贯穿到价值引领全过程。

     

        (作者:李浩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