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

    出水文物过万件 证实张献忠沉银传说

    四川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1日 01版)
    图①:考古发掘出水的金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图②:藏于木鞘中的文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图③:考古发掘出水的“西王赏功”金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报眉山3月20日电(记者李晓东)备受关注的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有最新进展,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20日宣布,截至3月15日已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出水文物10000余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据介绍,出水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通过此次发掘,基本确认了张献忠江口之战的地点,出水的万余件文物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据一些地方县志记载张献忠在转运财富的过程中,在此处被伏击导致沉船。2005年以来,一些与张献忠有关的文物被陆续发现,遗址也多次遭遇盗掘。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今年1月5日,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本次考古发掘不仅是四川首次开展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也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在内水区域开展围堰考古。考古工作创新了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针对遗址处于岷江河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围堰解决发掘平台,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同时,发掘中采用了现代化的工作方法和最新的科技手段,前期通过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雷达等物探手段确定了发掘区域,在重点区域安装延时摄影,搭建整个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等,保证了考古工作科学、有效进行。此外,此次考古发掘工作还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了志愿者,为公众参与考古提供了平台,也扩大了考古工作对公众的影响力,让公众真正了解考古、走进考古,享受考古成果。

     

        考古专家认为,此次出水文物级别之高、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涵盖面之广,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江口沉银遗址公布的范围上百万平方米,这次发掘到目前为止已出土文物超万件,后续发掘更值得期待。

     

        据悉,考古人员将在4月前完成剩余13000平方米的发掘,完成本年度两万平方米的发掘计划,并将对已出水的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开展张献忠大西军及大西国的综合研究、明代相关历史文化研究。在岷江丰水期和考古间歇期,将加大对遗址的巡查保护力度,避免遗址再度被盗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