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

    他是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

    ——九三学社中央召开座谈会纪念王选诞辰八十周年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海磬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1日 04版)

        日前,九三学社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纪念王选同志诞辰80周年座谈会。与会人士深切缅怀王选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

     

        在中华文明史上,王选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人。他是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他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的束缚,让中华汉字文化迈入新时代,被誉为“当代毕昇”。

     

        1937年,王选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6年分专业时,王选看到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毅然决定攻读当时“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他认为,搞科学技术一定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追求一流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立地”就是科研成果的大量推广和应用。

     

        王选在选定专业时显露的远见卓识和深刻洞察力,在后来的岁月中被逐一印证。1958年,留校不久的王选开始参与北大自行研制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设计工作,在科研上初露锋芒。1967年,王选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ALGOL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这一成果也是国内最早得到真正推广的计算机高级语言。1975年春,王选开始着手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并大胆提出跳过我国正在攻关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世界上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在一片质疑声和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王选成功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并走出了一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道路。他们的产品占领了当时国内99%的报业和90%以上的书刊出版物,包括海外华文报刊80%以上的市场。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不仅实现了“顶天立地”,同时也为我国真正的自主创新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王选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从1995年到2006年,王选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走上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岗位后,王选通过参加高层协商会、直通车、政协提案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科技事业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对促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追忆王选同志的一生,他说:“王选同志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年轻一代‘超越王选,走向世界’。他以自己的巨大努力和智慧,塑造了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

     

        韩启德强调,王选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非凡业绩和杰出贡献,深深铭记在科技工作者心中。他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人生楷模。

     

        韩启德指出,王选同志以提携后学为己任,为培养和造就年轻学术骨干呕心沥血,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迅速成长起来。向王选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做人做事,像他那样谦逊平和、朴实无华、提携后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本报记者 王海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