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据我了解,地下综合管廊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目前,智慧管廊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新技术,亟待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标准加以规范,以加速提升管廊建设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因此,我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实施围绕智慧管廊的“1+N”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是打造全国性的智慧管廊专网,实现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专线互通,“N”是推进各类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包括管网智能监控云平台、管网信息地图、智能预警和报警系统、巡检系统、事故诊断与事故仿真模拟系统等。同时,还应加大管廊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投入,引入云防护等新型安全防护手段,以保障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安全。
(本报记者张翼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