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12日 星期日

    激荡文化产业新活力

    作者:本报记者 陈雪 刘坤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12日 05版)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圆桌对话】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陈雪 刘坤

     

        嘉 宾 

     

        马化腾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

     

        王兴东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吕建中委员(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培育文化产业。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的活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本报特邀三位代表委员进行圆桌对话,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新业态不断兴起,短板依然存在

     

        主持人:近年来,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业态不断兴起,不少文化企业都在积极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呈现何种态势?存在哪些短板?

     

        马化腾代表:在文化与互联网融合之下,数字内容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广泛辐射到电信、出版、通信、广播电视、工业设计等众多行业,已远远超出传统文化产业的边界,数字内容产业逐渐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振兴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尚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市场培育,同时也存在创新环境不佳、原创优质内容与高端优秀人才匮乏等问题。

     

        王兴东委员:电影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借助科技手段进入千家万户的。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数码技术逐渐代替胶片技术,又让电影生产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促使更多人参与到电影产业当中,繁荣了电影产业。科技力量的融入让电影插上飞翔的翅膀,但电影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仍需注意的是,科技是形式,内容是核心。不只是电影产业,所有文化产业都应当以内容为王、以创意制胜。

     

        吕建中委员:文化产业与旅游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同时,互联网和科技产业也在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深刻改造了传统文化娱乐产业。此外,文化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仍有巨大空间,多数文化企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文化企业的融资信息与金融服务之间难以实现快速对接,这些因素在给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金融创新带来机遇。

     

    融合创新供给,为文化产业注入“活水”

     

        主持人:随着文化消费需求的逐步扩大,我国文化产业急需注入更多“活水”。在各位看来,应如何破除瓶颈,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马化腾代表:要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为创作、创新营造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在内容监管方面,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原则,实施“底线监管”,激发大众的创作热情;在审批流程方面,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与行业自律、守信激励等相关配套的工作机制;在创新方面,对电子竞技、直播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新模式、新技术采取鼓励的政策。

     

        王兴东委员:目前,大量资本涌入电影产业,其中不乏以急功近利心态进行创作的从业者。我们的电影产业链中,资金、观众都不缺乏,最需要补齐的是独创性。中国要想成为电影产业大国,就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如何开发我们的文化资源?就是要使电影创作者能够充分了解民族精神及人民的文化需求,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表现共性的情感。只有重视原创、推崇首创、鼓励独创,才能生产出优秀的文化产品。

     

        吕建中委员: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创新,需要从几个方向发力:第一,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推动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传统工艺要不断创新,将产品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做到艺术化、生活化、市场化。第二,推动文创产业与旅游休闲、艺术品、时尚服务等特色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第三,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实现从文化创意到制作、传播、交易、消费等环节的创新,不断增强文化消费需求,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开拓合作共赢,架起文化沟通之桥

     

        主持人: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路上,还要迈出哪些实质性步伐?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如何更好地提升竞争力?

     

        马化腾代表:我国企业应加强与国外优秀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投资并购、版权合作、联合运营等多种方式,推广我国优秀数字内容作品,并持续强化内容的衍生开发,以及市场的开拓培育。需要注意的是,应加强维权意识,搭建海外维权服务平台,建立专项维权补贴制度,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企业海外维权渠道。

     

        王兴东委员: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首先要了解国外的文化需求与消费情况,具体到电影行业,需要从业者先走出去。其次,我们的文化产业走出去,要充分挖掘、发挥本国特色。最后,中国电影走出去还应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发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途经来保护原创生产力。

     

        吕建中委员: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探索互联网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的新途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加强公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加强文化产业共性、关键和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另外,我国文化产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创新合作模式,架起文化沟通之桥。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