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两会】
随着社会发展,突发疾病、意外伤害不断增多,在这些情况发生时,往往面临不会救、不敢救的尴尬。今年两会值得关注的话题很多,我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从而挽救更多生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据统计,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和急救医疗机构最主要的救治病种。如果有更多人能掌握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术,就可以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概率。但现实情况是,80%的心脏骤停患者发生于医院外,而我国只有不到1%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操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的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位居全球各国之首。
心肺复苏是恢复心脏规律舒缩和泵血功能的主要抢救方法,能否在黄金抢救时限5分钟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能否成功挽救。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均表明,向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技术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据了解,法国心肺复苏培训普及率为总人口的40%,德国更是高达80%。不少国家还明文规定,在谋求某些职位时,应聘人员必须持有急救员合格证。
我认为,我国应大力普及心肺复苏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仅依靠为数不多的零散式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深入发掘普及潜力。这其中,从事医学专业的医务工作者理应率先垂范。建议大力开展“全国心肺复苏技术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让医务工作者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成员做起,普及心肺复苏技术。我国现有医务工作者及经过红十字会心肺复苏专业培训的人员近两千万名,假如每人负责5户家庭的心肺复苏培训,每个家庭以2人计算,可有1亿户家庭约2亿人得到培训。由此,以每年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3%至5%的比例递增,5年后我国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率将增长至15%至25%。相信通过医务工作者传授亲友这种以点带面乃至“滚雪球”的方式,有望突破我国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低的瓶颈,并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肺复苏技术普及之路。
(作者:王立祥,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