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李艺萌的名字是我给取的,我们夫妇都是中国戏曲学院的美术老师,希望女儿将来也在艺术上有所造诣,因而取名艺萌。后来,她妈妈觉得这孩子出门话语太少,又给加了个雅号——呆萌。
呆萌贪食美味,堪称天生饕餮一族。圆头呆脑一脸憨态,和卧龙的大熊猫有一拼,既没有萌妈俏丽,更没有萌爸清癯,她身上那种木讷、迟滞简直就好似来自那遥远的木星、土星一般。
呆萌六个月大的时候自己还不会翻身,可见她具有多么笨拙的躯壳,但是她的腕关节和踝关节出奇地灵活,只要睁开眼睛,手脚就转个不停,正转、反转、顺时针逆时针地转起来没完没了。萌妈担忧地问:“她不会是小儿多动症吧!长大了让她演杂技?”萌爸乐得捂不住嘴,回答道:“你看她胖得都看不见脖子,哪儿有如此‘苗条’的杂技演员啊!”
呆萌近一岁时才会走路,转眼上了小学。三年级时,萌妈在和呆萌同学家长们聊天时得知,呆萌竟然是全班短跑冠军,她奔跑快如猎豹,让班里跑得最快的男生都感到汗颜,这件事让萌妈萌爸惊诧万分。
呆萌喜爱小动物,也养过小宠物,最让她怀念的是养了八年的一只柠檬黄色美丽、聪明的小鹦鹉“球球”,我们在呆萌的画中会找到球球的身影。
呆萌爱养花花草草,爱听昆曲、弹古琴。
呆萌上中学时几乎每天乘坐地铁,她乘地铁的风格与众不同,每次踏进车厢从不占座,而是凝神静气地站在那里如同身处深山幽谷中的一尊泥塑,旁若无人,只是目光有些呆滞,不知在思考着什么。
如今呆萌长大了,海拔已超过萌妈,大有赶超萌爸的趋势。90后的肥仔胳膊粗力气大(也许还有食品添加剂的功劳),萌妈偶尔闲撩惹怒了呆萌,她会“蓦”地起身拦腰将萌妈连根拔起后横摆在地板上,挠痒痒以示惩罚。
呆萌是名副其实的“书虫”,赏唐诗、读宋词,随着啃书量增加,眼镜上的圈圈也在增加。看着她一边读书一边咂着嘴那陶醉的样子,真真是享受啊。
呆萌在快乐中成长着,在成长中快乐着,当然她也有小烦恼、小困惑及喜怒哀乐。于是也就有了呆萌的画,有了这本记录我们一家三口生活的《呆萌的线条漫步》。
呆萌的画是她心河流出的小溪,是她心境的映像,映出“家”的温暖,映现了“爱”的温度,是她无声的话语,也是她有形的声音。
“萌妈”是呆萌系列画中塑造出来的典型形象和主要角色。呆萌从小就喜欢看戏、听相声、看小品,四五岁时曾把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几段经典相声像复读机一样复述下来。呆萌最大的爱好是阅读,对文学的喜爱让她能将包袱、笑料自然、巧妙地抖搂出来而不露牵强痕迹,“萌妈”的闹、躁、笑、傲、嚣被她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小呆萌”的弱、小、呆、无辜、无奈与“喵”,让人对“呆萌”形象油然产生同情与怜爱之心。
呆萌的线条简约而流畅,洒脱而奔放,很难让人将她的画与她本人形象的“呆”气质合二为一。呆萌的线条果断自信,时而呈现梵高的稚拙;时而显现毕加索的机敏;时而又流露出马蒂斯的优雅,这一切却又是那么真实而自然。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曾有过像“小呆萌”一样信手涂鸦极具创作热情的“小毕加索”时期,令人惋惜的是当时那些天才的画作没能得到及时、公正的评价与鼓励,使许多孩子失掉了对绘画的热情与信心,乃至最终舍弃了绘画。
呆萌画画出于童心和本能,由此给她带来许多乐趣。
对于“呆萌”把自己画成西瓜头,绿豆眼儿,蟋蟀肚,麻秆腿儿,萌爸实难“点赞”了!
(作者:李红兵 单位:中国戏曲学院)